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怎么预习

如题所述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怎么预习介绍如下: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包含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就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同感官来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写一写你在认真观察后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叙述时要做到语言精练。“语文园地”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通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的不同;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有关气候的谚语。

9《古诗三首》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暮、吟”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书写注意:

“瑟”是平舌音。“暮”字上下宜紧凑,“艹”的横要平直。“吟”字“口”小偏上,“今”撇捺伸展。

三、分析古诗

1.《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色。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江:点明了地点。

《暮江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夕阳下江面的颜色,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

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好?

一道残阳铺水中。

“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色,奇幻、美妙,令人称奇。

修辞手法的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弓箭,形象地点明了露珠和月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题西林壁》

2.《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 壁:墙壁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简介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3.《雪梅》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