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五猖,亦称五通神或五郎神,是旧时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的神祇,据说是由五位兄弟组成。另外,也有说法认为五猖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五方的鬼魂。在南方的一些乡村,会举行迎神赛会来供奉五猖,具体形式因地区而异。普遍的观点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政权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忘记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官民。于是,朱元璋将那些战死的“阴魂”封为“五猖”,并要求百姓举行活动以纪念他们。这种庙会起源于明初,特别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进行的战役中,许多军士和百姓丧生。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下令江南的百姓建立“尺五小庙”,并将阵亡的士兵以“五人为伍”的形式供奉。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的日子,届时,四乡的百姓会聚集在海阳,烧香祈祷五猖神驱鬼祛邪,带来吉祥。庙会游行中,会有各种颜色的旗帜、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的偶像、牌楼等,接着是地方戏和杂耍队伍,这表达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愿望。
鲁迅的《五猖会》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于1926年。文章通过描述童年时观看赛会、阅读《陶庵梦忆》中的赛会描写,以及自己见过的隆盛的赛会,为五猖会的描写做铺垫。然而,文章突然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使“我”感到失望和郁闷。最终,“我”成功背书,得以参加五猖会,但作者并没有描写五猖会的盛况。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扼杀的强烈谴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