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大战死了多少人?

如题所述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吴死,全国统一。这个时候中国总人口是1600万,和上海北京差不多。公元156年,东汉桓帝在位两年,中国总人口已达5000万。也就是说经过一百多年的战斗,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的结束都是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时期。汉末三国、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晚清都是如此。


大树的砰然一声,无非是外力的突然破坏或者内部的逐渐腐朽。但一个大王朝的覆灭,通常都是内因造成的,东汉末年就是这样灭亡的:一是天灾频仍,民不聊生;二是官员贪婪腐败;第三,奸夫掌权,虎狼当道;第四,恶行猖獗,黑暗。然后,黄巾遍地,千里之地光秃秃,诸侯崛起,天下熙熙;然后三国争斗不断,山河分裂近百年。


贼执社稷之柄,杀主灭玉京。推翻皇帝根基,祠堂被烧。传西迁,哭着走,看着贝洛城,儿子伤心。这是曹操《薤露》首诗的后八句,描写董卓威胁皇帝西迁长安,火烧洛阳的场景。


人们习惯于将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因为其首都的地理位置。从汉光武帝刘秀建都,到三国时期,洛阳已有200多年的商业历史。金碧辉煌的宫殿,香榭丽舍的花园,繁华的街道,金碧辉煌的华轩,和长安城一样大。晋人张衡在《两京赋》一书中,盛赞了当年洛阳的壮丽盛况。但东汉末年,董卓的一把火,让洛阳这个一国之首的好地方,一度成为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只剩下几百户人家。太可惜了!


哪里有分裂,哪里就有战争,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死亡。据钱穆《国史大纲》:蜀亡时,胡28万,寇94万。内甲兵10.2万,占总数的九分之一。吴亡时,户五十三万,口二百三十万。内兵23万,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官员3.2万,后宫5000。魏,胡,663423,寇,4432881。三国合计约,户,1473423,口,7672881。钱穆说,就整个历史而言,户口并不比现在少。一般来说,就是盛汉时期南阳、汝南两郡的数量。三国后期就是这样,乱的时候可以想想。


在一首名为《蒿里》的诗中,曹操描述了当时中原周边的惨烈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啼。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活着,想起来极其难过。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文明野蛮灭绝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就是很典型的一个。火苗冲天,黑烟满地,方圆两三百里,鸡犬无人。这一把火,比起秦末着急的项羽,放在阿房宫,一把烧了三个月也没灭的火。可能差一点,但是它的残暴更厉害。董卓杀富徙贫。富人被杀无罪,穷人在迁徙途中被杀。即使是幸免于难的人,也逃不过虎狼之军。结果河洛焦土,千里之外的赤县,夷为平地,几劫屡犯。


黄巾也好,董卓也好,都是基层百姓用的低


在每个人灵魂最私密的地方,总是有善与恶的碰撞甚至战争。善能制恶,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如果善不能抑制恶,它就会随着癌细胞的扩散而愈演愈烈。但社会无法抑制邪恶病毒的蔓延,个人的邪恶自然会发展成群体的邪恶,而群体的邪恶又会被低智商、低素养、低理性的痞子先锋所操纵,这势必是一场不可收拾的人间悲剧。


人类最大的罪恶是屠杀。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是互相残杀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这个集团和那个集团,这个党和那个党,这个军队和那个军队之间互相残杀,而用这种内斗杀人的人,更是血腥残忍。当统治者杀了他的副手,叛军杀了皇帝,镇压起义,他们会杀了所有的人,消灭政府,消灭草。甚至王皇后的相互残杀,内外宫闱,军阀诸侯的内战,文官武将,更是成了黑暗的杀戮场。九大家族都牵涉其中,所有无辜的人都被刀剑所杀。那些杀人犯杀红了眼,不问青红皂白,给李殊带来灾难也是常有的事,像割庄稼杀过去,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中国文明史上的每一次倒退,都是这些具有破坏性、报复心、恶行坚决的勇者们制造的杰作。


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4年魏亡,公元265年称帝晋,中原大一统,老百姓终于摆脱了战争的阴影。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吴死,全国统一。这个时候中国总人口是1600万,和上海北京差不多。公元156年,东汉桓帝在位两年,中国总人口已达5000万。也就是说经过一百多年的战斗,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了!


中国的生活就像一条虫子。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被困,流亡,并在每个回合都被视为政治受害者。大笔一挥,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让死人活了过来。别说公正的审判,连良心的谴责都没有。当它成为历史,一行两行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会被人刷到一边。


所以互相学习,习以为常,在中国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的价值在掌权者眼中是微不足道的。直到今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把人当人的,被人当人的,都不觉得人这么没有安全感是不正常的。十年动乱期间,你有那么多权利,却被造反派扔进牛棚,无所不用其极地羞辱自己。谁曾说过不,不敢屈服?这是这种永恒的流毒影响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