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对比的 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 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对比的 答案

吃的方面,“廪稍之共”与“日再食(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遗”与“缊袍敝衣”对比;读书方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书本方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这些对比之后,结论使自然得出了:在如此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质”低下的问题,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7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课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
例如
1.吃的方面,“廪稍之共”与“日再食(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穿的方面,“葛裘之遗”与“缊袍敝衣”对比;
3.读书方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
4.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
5.书本方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

这些对比之后,结论使自然得出了:在如此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质”低下的问题,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了。
第2个回答  2010-04-06
读书,很必要,也是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大凡古今成名成事之人,都很喜欢读书,但是也有不读书就能成功的,是少数,这些成功的人,绝对都是绝顶聪明之人,而且也是悟性极高的人。

读书已经不能当然的成就你的事业,但是不读书,你可能连成功的机会都很少。纵观社会上成功的人士,还是读书的比不读书的多,读书的比不读书的成功的容易,成功的成本也来的容易很多。

笔者认为,现在的读书无用论还是需要打压的,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绝对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绝对需要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因此读书还是很有必要很现实的,无论对人,对己,对国家。
第3个回答  2010-04-11
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