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中国造的,现在还有没有用古法造纸的地方?

如题所述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贵州的两个偏远山区,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蔡伦式用树皮、破布、渔网等作为原材料造纸的造纸作坊,造纸的方法、工序也跟的近2000年前一样。一个地方是在贵阳市乌当区的香纸沟,用竹子作原材料造草纸;另一个地方就是贞丰县的小屯乡,用构皮作原材料制作白绵纸,这个地方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文明古国土法造纸的“活化石”。 清代乾隆59年(1794年),重庆南川县的一个姓龙的造纸之人,为躲避蝗虫灾害带着妻子和女儿逃难到贞丰县小屯乡,在这里开起了造纸的作坊。他并不保守,将技术传给了村里的人,他的女儿嫁到外村之后,又将手艺带到了婆家。这样一来,造纸术在小屯乡的龙井、半坡、仁朝、老漆凼等几个村寨传开了,至今仍有500多户的人家在从事这种古法造纸,这成了他们继农业之外的副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这些人家的香火上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之外,就是“蔡伦祖师”。每年农历3月11日据说是蔡伦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凑一份钱,杀一头肥猪,在村头的蔡伦庙焚香祭祖,非常热闹,他们把这个仪式称为“蔡伦会”。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古法造纸的小作坊。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以韧性很好的构树皮为主,辅以粘性较强的仙人掌,把它们制成纸,要经过水浸泡,石灰腌制、蒸煮、摊晒、日光漂白、打浆、抄纸、烤干等72多道工序。370多年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蔡伦造纸的每一道工序的每一种器具的名称。小屯乡的造纸工序和器具名称与它们完全相同,简直就是活着的历史。 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企业化的规模生产,而仍然以夫妻店式的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小屯乡各家各户所造的纸,对外都统称“贞丰白棉纸”。这种纸在古时候是千家万户的晶用品,比如印书、作画、做风筝、抄家谱、糊窗户、做灯芯、上坟挂青等,现在则更多地用作小商品包装、银行捆钞票、机械清洁、档案文件封条等。 “贞丰白棉纸”主要销往云、贵、川及广西地区。也有少部分远销美国、泰国和新加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0
腾 冲 宣 纸 知 道 不 ? 就 是 古 法 造 纸 , 工 艺 繁 复 , 经 过 数 十 道 纯 手 工 工 序 制 造 而 成 。 我 有 一 个 画 家 朋 友 就 只 用 的 这 个 宣 纸 , 所 以 我 们 都 知 道 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0
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一直延续着一种民间手工造纸,它的制作仍然传承着东汉时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2006年,傣族手工白棉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