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的语录有哪些?

如题所述

《论语》中孔子语录众多,以下列举五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并且经常去复习它,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吗?没有人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而烦恼怨恨,这不正是一种君子的胸襟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译文: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

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学而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为政篇】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八佾篇】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2、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翻译: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里仁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翻译: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翻译: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翻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23
孔子语录 论语六则[原文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第3个回答  2017-03-23
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巧言令色,鲜亦仁! 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一、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一二、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一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一四、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一5、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一漆、放于利而后行,多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