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秋浦歌中最著名的诗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秋浦歌 十七首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歌的一开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中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整个画面呈现出浓重的色调与强烈动感,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透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景象描写,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
  接下来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是作者对正在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的正面描写,赧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李白对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而生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词汇"赧郎",用来表达他对眼前的辛勤工作的劳苦大众的由衷的钦佩之情,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本来就十分敏感的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如果我们能够把视野再放宽一点,从李白在秋浦时的整个创作背景及当时的个人处境来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尽管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李白觉得好像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而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以至于他也像一般的文人墨客一样,听不得秋日的猿鸣,但是当他一旦接触到火热的生活和激情的迸发,那怕是与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干的体力劳动,他也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在心灵上获得洗礼,在灵魂上得到新生。于是,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对他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使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所以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发现生活所处处存在的真、善、美。比如,他很快就可以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在诗中再现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了,"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这是《秋浦歌》的第十六首,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罝是捕鸟兽的网。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平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呀!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7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第2个回答  2010-04-17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第3个回答  2010-04-07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第4个回答  2020-11-22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