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消极的一面

陶渊明消极的一面,越多越好!!!

陶渊明是东晋的田园诗人,由于当时政治混乱,官场黑暗,陶渊明便选择了隐居生活,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免有消极避世之嫌,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认为世俗不堪,却也只是批判而不曾试图改变。

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诗文可以看出,如:《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再次寻访,桃花源却已消失,可以看出这只是陶公的理想社会,终究无法实现。


扩展资料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陶渊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陶渊明消极的一面:
  陶渊明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辞赋家。在文学上他把平凡的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圃,扩大了诗歌的广阔天地。苏东坡曾评价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就是说他的诗平淡之中有华才,质朴之中含丰韵。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现出来的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他那种“乐天知命,知足保和”的生活态度,虽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做法是“怒目金刚”不屈从于流俗,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那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的消极出世的思想,我认为不仅不值得提倡,而且是他思想懦弱,不能适应社会,无可奈何的表现。
  这种观点当然是我一时冲动的感悟,下面我来谈一谈不成熟的看法。
  从陶渊明的身世来看,这种消极出世的思想与他本人的理想是相矛盾的。
  陶渊明从小就有一种“兼善天下”的思想。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可以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这个家族中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说陶渊明早年所受的教育应该是正统的封建教育。如陶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出洲。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可见他不仅有志士的胸怀,而且有豪侠的热血。身在江南的匡庐,彭蠡的山水田园里,却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幽州的边塞和原野。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他第一次出来做官。做的是江洲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所谓“不堪吏职”就是不适合官场生活,大概是他个性刚直坦率,不能忍受作小官的那种拘束和折磨。几年后,由于家境清贫,无奈到荆州刺史桓玄手下做官,因母丧辞职回家。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文武官吏,起兵讨伐桓玄时,陶渊明也沿江东下, 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他写道:“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也暗示了他的思想变化的过程。最初出仕,本来是怀着理想,但屡次做官,导致他形神兼疲,终于使他产生了一种在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懦弱.现实是残酷的,他虽想隐居,但又不得不为一家的生计着想.在晋安义帝熙元年(405年)五月,桓玄余党去平,八月他作了彭泽县令.其实陶渊明这次出仕的动机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是为归隐后的生活作了物质上的准备,但是他在官八十余日,终于又辞官归隐。原来设想在三百亩公田上收获一茬糯米粳稻,不过是留下了一段夫妻协商的有趣故事。当时,许多士大夫都讲儒家“忧道不忧贫”的教训,而他宣称自己是为贫而仕,为口腹而仕,其襟怀的坦率已经够惊人的了。其实晋宋时代的人物,虽然个个讲清高,实则个个要官职。从陶渊明的仕途经历来看,不管他是出自何种目的,求官是现实的,只是他在官场上显得懦弱,而无可奈何辞官而已。
  归田后的陶渊明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他那种壮志未酬的心情并没有衰退。如在义熙十年(414)前后,他年已五十,在这个由中年进入老境的时候,他写了《杂诗十二首》。其中有两首最为值得注意:“白日流西河,素月出东岭。……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写他在斗室月夜中,想到自己平生壮志未酬而挥杯劝影,痛苦失眼的心情.“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则回忆少年时代的乐观精神和远大抱负,由于宦途生活的教训和折磨,“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可见他对此并不甘心。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愈来愈贫困,收成较好时,还能过“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清淡生活,但遇到天灾,有时就难免有断炊的危机,不免上门乞贷。但在《感士不遇赋》里也仍然慨叹:“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也表明了他那种怀才不遇的感叹。晚年,他还写了著名的《读山海经十三首》。颜延年说陶渊明“心好异书,性乐酒德”。但这一组诗正借着《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中的神话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寄托自己的“猛志”。尤其是他仿阮瑀、左思等前辈,写了一首《咏荆轲》诗:“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让一个横扫六合的暴君在荆轲面前战傈起来。朱熹说:”陶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来。”
  所以,陶渊明的思想,虽然跟晋宋易代之事有关系,但我们更应该联系他的一生。从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到中年时代的“有志不获骋”,再到老年时代的“猛志故常在”,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情流贯在他的一生中。他的那种“乐天知命”,“知足保和”“保持清高”的思想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 格格不入的,也不是他自己的本意,而是在官场上懦弱,不适应社会,无可奈何的一种表现。
第2个回答  2010-04-06
陶渊明是东晋的田园诗人,由于当时政治混乱,官场黑暗,陶渊明便选择了隐居生活,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免有消极避世之嫌,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认为世俗不堪,却也只是批判而不曾试图改变,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诗文可以看出,如:《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再次寻访,桃花源却已消失,可以看出这只是陶公的理想社会,终究无法实现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4-06
一面,怎么要越多越好呢? 说我知道的几点吧:1不习惯官场黑暗就避世;2自命清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