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的和做的都很重要?

如题所述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做得好不如说得好。”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会说的人比只会做事的人混得要好。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无可厚非。
但从这种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说和做,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自古以来,说和做好像是一对矛盾。有的人会说但不会做,有的人会做但不会说,当然也有人会说又会做,但这种人实在太少了。
01
只说不做,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人有很多。
战国时期的赵括,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真正上了战场,全无用武之地,只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这才有了“纸上谈兵”的故事。
小李性格外向,话比较多。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事一定找我,没有问题。”当你真正有事找到他时,他总是一拍胸脯,满口答应。
几天后,你找到他询问结果,他总会说:“哎呀,这两天太忙,还没有顾上这件事儿,等过几天一定给你办。”就这样,一拖再拖,最终也没有任何结果。
事实上,在大家的眼里,他答应过的事情从来没有下文。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只说不做的人。
所以慢慢地,大家在听到他说话时,都只是笑笑,再也没人找他办事了。他也被贴上了只说不做的标签。
这种只说不做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但没有一件事情会落到实处。经常是有了前言,没有后语;有了说话,没有结果。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02
小丁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朋友们在一起,也很少听到他说话,也很少向你承诺什么。
然而许多事情,你不张口,他就会主动帮你去做,而且做的还很好,让你非常满意。他就是那种典型的不会说只会做的人。
这种人,其实是很让人放心的,特别是在职场上,你交待给他的任何事情,他都会圆满地解决,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位好的员工。
但只做不说的人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功劳经常会被别人抢了,风头经常会被别人占了。
明明是自己做的事,却被别人抢了头功。明明自己付出了,但总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就是所谓的“劳而无功”。
所以只做不说的人,除非你不在乎一些事,你心理承受力足够强,否则,时间长了一定会产生消极心理,该做的事也慢慢不做了。
03
小王是一位多面手,口才比较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风趣幽默,听他说话感觉就是一种享受。人也非常勤快,不怕吃亏,不怕耽误时间,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
但凡他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有时甚至会超出你的想象。对于一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他也会想方设法去解决。
他就是那种典型的既会说话又会做事的人,也是那种言行一致的人。
他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工作中也喜欢和他在一个小组,因为跟着他干活,心里会非常踏实。
这样的人也是领导喜欢,朋友放心,社会认可的人。当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想努力成为的那种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2015年9月的某天,与一个相交多年的朋友共餐,他向我详细讲述了一个创业的想法,在听完之后,我对其可操作性提出了几点质疑,他感觉很有收获,突然感慨了一声:

  “Ivy终于懂批判性思维了!”

  虽然他完全没有评价我的意思,但我从中又一次发现之前那些年我的思维能力是严重欠缺的。

  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也已有了超大的阅读量,但当时主要的世界观依然是“读圣贤书以拯救苍生”,既然是“圣贤书”,当然是不可批判的,所以一直在努力记忆大量的信息,并未敢质疑什么,也没有太多将这些信息系统性地讲给别人听,更没有写出来,这些信息便像是大洋上的座座孤岛,只要不搭桥,彼此之间便永无关联。在他及许多人的眼中,我便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读傻了但还算善良”的姑娘。

  但那天交流时是我开始尝试以“死理性派”为名写文章的第二个月,在经历过许多次“十小时憋不出十个字”的痛苦之后,我终于慢慢练就了用“挑刺”的心态看待一切的眼光,对别人说的每个细节都尽可能保持警惕,并没有特意学习批判性思维,却在写作及与诸网友的争论中慢慢将自己及碰到的许多问题看得越来越清楚。

  那几十天的我并没有多记住什么“知识”,但我学会了一种“活法”:

尽可能长篇大论地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说出来。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写作与演讲是人类幸福生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

  我们对别人行为的解读,永远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远不如来自对方自我的叙述。和人说,可以互相了解。了解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我们才能更好和对方相处。

  用语言详细分享自己观点有许多好处。(1)可以提高沟通质量,为他人贡献知识(看起来像利他,实际上也可能利他)。(2)为了让自己的生命获得一种“永恒”——做过的事经常说,咀嚼、反思,这件事才不会被遗忘,才有了生命、才有可能在看到的人心中存在起来(很多人希望自己的伴侣记得第一次交往的时间,第一次定情的时间,这绝不是作,而是热爱生命、想让自己的生命“存在起来”的表现)。(3)深刻理解自己。“说”这一行为可以为表达者提供一个“让‘我’离‘我’更接近”、让自己的自我认知更加深刻的途径。语言是对思维的实体化。一个念头一旦被表达出来,就成为一个脱离表达者的独立的具象的存在,这个存在体现的是表达者某一刻的某个念头,是表达者立体的人生的一个投影,通过对这些言语实体的反思,个体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丰富与复杂性,意识到“我没有之前以为的那样简单纯粹”之后,人们对待他者的态度也可能更加审慎。另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判断一位个体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也是“是否拥有完整的感知并表达自己所有情绪与念头的能力”。

  之前曾与友人讨论过“无意义或非理性或有误导性涉嫌自欺欺人的‘说’是否仍然比不说更有价值”,思考了很久之后,我觉得即使是看似“无用”或“有害”的语言对于叙述主体来说依然有价值。典型的,比如祥林嫂的不被理解的反复表达与酒桌上的吹牛,或者是Dictator的有害的Propagation.

祥林嫂——说了才有人理解

  我一直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在我还不是心理咨询师也对心理咨询毫无了解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姑娘用微信电话对我倾诉了2小时自己生活的痛楚,我听完后说了一句:“你知道祥林嫂么?”姑娘非常愤怒,直接结束语音并把我拉黑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碰到与这个姑娘类似的人,听他们用类似的琐碎的语言讲自己的心路历程,每天都更能感受到这样表达的价值,以及这样表达着真实自我的他们的美好。

  倾诉情绪是为了得到另一个意识体的承认。个体几乎不可能在缺乏外在认同的背景下凭空实现自我认同。

  所以一个一直沉默的人几乎不可能是“自信”的人,因为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曾整理清楚,他们也不太可能做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事情,因为“不同”容易招致评论,如果一直不语可能导致误会的累积,结果要么是他人的阻挠导致自己的创新无法持久,要么是他人的误会与差评会让人失掉继续创新的动力。

  另外,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不管在丛林还是在现代世界,如果缺乏社会支持,都很难保证自己的肉体存在。所以人类有“依恋”即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需求。为了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个体需要学会表达以创造更大的被更多人理解的可能性。祥林嫂如果一直不语,就不会有一个鲁迅听到她的声音,并让她的故事成为永恒。虽然她在世的时候不能理解,但后来人中理解她的人终是越来越多了。她若是生在这个年代,我想,只要她这样坚持说下去,很大概率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能理解自己的人,一旦那些解不开的东西获得理解,个体自然会向人生的下一阶段迈进。(与之相似的是,如果一个年轻人未曾获得母亲的理解,大概率会成为“总也不想离开母亲的巨婴”,反而,越是在开明的家庭,子女与父母渴望越多,在父母身上获得的承认越深刻,他们未来展翅远飞的可能性越大。)

酒桌上的“言多必失”——从“失”中才能窥见自己的真实

  一些人认为“说大话、空话不如不说,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设想有甲、乙二人原先拥有相同的能力与世界观,只是甲爱“吹牛”乙很“内敛”,许多人可能因为讨厌甲的浮夸而一开始就远离甲,但少数认同甲的人也会在人群中一下子认出ta,并很快进入一段关系,之后有可能在沟通中与甲共同进步,将“吹牛”的东西真的落实到实践中,也可能识破甲的“言过其实”而疏远他,但即使这样,曾经有过的亲密关系对双方都会是很好的体验,是以后用来反思的极好素材。与之相应,乙因为一直不说,在人群中会一直没有存在感,结果许多人看不见ta,少数1、2个同样自卑的人看到ta,误以为ta是“因为高深才内敛”,便可能将自己对于“高人”的期望强加在乙身上,乙不擅长表达,结果要么被这些人的高期望吓跑,要么努力去迎合他人不切实际的期望,结果很容易因为疲惫而崩溃,并在某天无法扣好面具的时候落得他人的一句“原来你竟然是这样的人!”因为不擅长用语言进行思考,他们即使在反思的时候也难以得到比“我就是社恐”更深刻的结论。

  有人说“东北人爱说话但不可靠,反而是上海男人用行动来爱家,所以做比说好”。我觉得首先“**地方的人”这个群体的同质性并没有那么高,其次假设真的存在一个“爱说话的不可靠男人丙”与一个“默默奉献的可靠男人丁”,他们拥有同样优秀、各方面同质性都很高的妻子,那么从男方角度,丙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女人的芳心,让这个女人自愿为其奉献一生,丁却要一辈子做牛马才能勉强让妻子不离开自己,那明显是丙更成功;从女人的角度,如果我自己精神独立经济独立,面对一个挣钱不多但每天可以陪我10+小时,擅长逗我开心的丙与收入很高但经常出差、每周见面不到10小时的丁,我肯定是更愿意与丙长相厮守(或者与丁结婚但与丙行不可言说之事)。

  所以不管是商场还是情场,“多说”之人整体上都更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言说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如果将一个社会也看作是独立的生命,“言说比沉默好”依然符合现实规律,即使这里的言说是单向的、粗暴的,也比沉默无声的社会要更好。近现代以来的极权国家相比于传统专制国家(比如明清)的区别之一便是拥有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收音机、电视、报纸媒体)和理念的创新(借鉴广告学、传播学原理等等),而像明清那样的传统社会,即便是皇帝有心控制臣民,受限于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宣传手段的落后,他也很难让所有人直接学习自己的思想,聆听自己的讲话,所以传统的专制帝王更多采用了少说、不说也不让别人说的策略(所谓“威不可测”)。

  表面上看,现代极权国家中统治者和民众的不对等更加严重,常常出现上位者单方面长篇大论,民众只能表示支持或听着,但相比于集体沉默这仍然是一种进步。因为言说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立场:我需要说服、宣传、展示自己的形象,尽管这种宣传从头到尾都充满谎言和欺骗,但相比于连说也不屑于说,不愿意说,这里依然存在有向前发展的契机,因为“言多必失”,人们不可能真的丧失记忆,当话语越积越多,其矛盾和谬误也越来越多,结果是人们越来越在内心里感到厌倦,尽管这种厌倦情绪还不能公开表达出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每一个笑话或者厨房密谈,都是一次对权威的消解,结果是当权威出现任何松动的迹象时,新的思想就会从地下转入地上,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而一个无声的社会,尽管可能出现暴烈的改朝换代,但由于大多数民众并未被纳入到话语体系之中(哪怕是作为被动的听者和观众),导致这样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皇帝轮流做,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