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目标,中学生制定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如题所述

学习的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合适的目标可以帮助中学生顺利地成长。中学生确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是明确的,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后可以达到的。

一、目标要比自己现有水平适当高一些

我们的目标制定过低,就不会使自己产生激情;目标制定过高,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实现,会使自己感到任务遥不可及,也不会激发出干劲来。只有当目标既高于实际能力又有努力后实现的可能,这时的激励作用才大。我们为自己制定单科复习目标、整体复习目标以及升学的目标。都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又要高于自己的现有水平。制定目标最理想的情况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努力一把便能实现。当目标既高于现实水平又有实现的可能时,激励作用最大。

二、目标不可过高

有些中学生为了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喜欢把目标定得过高,大大超过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天天学习后完不成预定的任务,时间久了,失败感就会加重,自卑感也就会滋生起来,心态、情绪变坏。显然,这是目标过高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很不利于迎考复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那样只能是望梅止渴。

每天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预定任务,那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效果!目标设立得不同,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为了保持复习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的目标不可定得过高。那些大大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看似宏伟,看似鼓舞人心,但实际上反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适当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励中学生主动地发掘自身的潜能,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

三、随时调整目标

为了经常保持目标的激励作用,就要随时调整目标。不断调整和完善目标,是学习的现实需要,环境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目标是很有必要的。最常见的就是复习计划的调整。如果原定两天复习完的内容一天就完成了,那么你就要给自己重新增加任务。如果原定两天完成,结果两天才完成三分之二,那么你就要延长时间或者减少任务。这样才能既不消费时间又能保持保量完成任务。学习目标调整,在整个复习中是经常遇到的。同学们要善于利用目标的调整,激励自己向上奋争的心态。

为自己定位恰当、适度地设立目标,可以激发出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充满成功感,产生强烈的斗志。这也是迎考复习中常见的心理调节方法。中学生对待学习需要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目标也只是梦想。人只要还在成长着,就必须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没有了合适的目标,学习和成长便会停滞不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中学生制定目标一定要遵循几个原则。一、目标要比自己现有水平适当高一些 。二、目标不可过高 。三、随时调整目标 。为自己定位恰当、适度地设立目标,可以激发出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充满成功感,产生强烈的斗志。
第2个回答  2020-11-03
首先,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太过激进,制定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其次,要短期计划与长期目标相结合,最后,要统筹兼顾,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0-11-03
我觉得中学生制定目标的话,首先是要切实可行的,不要制定一些太空泛的目标,还有就是要有时间性,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应对中考,所以设定的目标,可以是针对初中阶段的。
第4个回答  2020-11-03
可实现、可调整等。可实现,目标不应太大,需要可实现的。可调整,目标制定要能结合实际灵活调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