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授权性法律规范2行政法制监督3指定代理4财产保全二简答

如题所述

1.行政法律关系由_主体_客体_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2.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_义务_。
3.国家行政机关执照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_中央_行政机关和_地方_行政机关。
4.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_选任_、_委任_、_调任_和_聘任_。
5.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_权利_和_义务_表现出来的。
6.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_民主原则_,二是_效率原则_。
7.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要有招标、_拍卖_、_邀请发价_和_直接磋商_等方式。
8.申诫罚的具体形式有:_警告_和_通报批评_。
9.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_过错责任_原则;_危险责任_原则;违法责任原则。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
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的行为
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
评析:本选择的关键在于划分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A.B.D之选项和行使行政职权无关,只是民事行为,而C选项虽然是越权行使行政职权,但仍属于行政行为。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CD)
A.行政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外部行政关系D.行政管理关系
评析:ACD三选项是依次包含的关系,都属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3.下列四个选项中,其效力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CBD)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规章
评析:本题涉及法理学内容,可参考我国《立法法》进行答题。法的效力等级要按照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高于行政立法、中央立法高于地方立法的原则进行区分。
4.(ABCD)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B.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5.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ABD)等几种形式。
A.判决全部撤销
B.判决部分撤销
C.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
D.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6.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A)。
A.不停止裁定的执行B.停止裁定的执行
C.裁定执行与否当事人决定D.中止裁定的执行
7.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之一是(B)
A.委托诉讼代理人B.撒诉C.申请回避D.提起上诉
评析:A.C.D选项属于当事人共有的权利。
8.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B)是被告。
A.原机关和复议机关B.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D.原机关
9.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属于(A)。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B.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客D.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属(B)。
A.创制性立法B.授权立法C.实施条例立法D.职权立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国家行政机关
答: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2.行政许可
答: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评析:此名词解释也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答题。
3.行政处罚
答: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
1.简述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
答:公务员的行为首先可以划分为个人行为和机关行为。但机关行为有两种可能:机关以“机关法人”的身份出现时,公务员的行为属于机关民事行为;如果机关以公务机关身份出现,公务员行为则属于公务行为。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三个:(1)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机关行为。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则属个人行为;(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机关行为,如果超越职责范围,必须结合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3)公务员的行为是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不管机关的命令或委托是否超越权限,概属机关行为。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2.简述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征。
答: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原告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2)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枸束。其中第1个特征,既是指原告的特征之一,也是对原告资格的规定。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一旦成立即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枸束力、和执行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具有了实质上的合法性。只有当行政行为具备合法要件后,才能是合法的,从而获得肯定性评价。一般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一是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别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若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围,则其行为不合法。
二是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1)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三是程序合法。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正、效率等原则以及为确保上述原则的实施而确立的情报公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如行政处罚的先调查后取证裁决的顺序不得颠倒,否则即构成违法。
2.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必须依法确定。(4)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通报批评、即由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悔过措施。(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4)返还权益,恢复原状。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5)停止违法行为。(6)撤销违法决定。(7)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8)履行职务。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职责一种方式。(9)纠正不当。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10)行政赔偿。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评析:做论述题除了要答全教材中的内容外,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论述,并尽量能通过举例方式来阐述观点,以达到全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