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一诗中写天地冰封雪冻人鸟绝迹的诗句是?

如题所述

江雪一诗中写天地冰封雪冻人鸟绝迹的诗句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原文 译文对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今天偶尔读到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时,有回荡起小学时初读此诗的情景,五言绝句是比较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因为比较好背,也朗朗上口;后来才知道这是古诗的韵律,此诗是运用仄韵一首诗,“灭”是去声。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失意的诗人,从一鸣惊人到一落千丈;公元805年,由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写出许多诗篇,如《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当然这首《江雪》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如果想更深入了解作品,就要首先了解历史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古人往往都是以景抒情,睹物思人。

《江雪》的全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篇短短20个字,但是却出寂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写意山水画面,却用“千山”和“万径”来烘托画面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永贞革新失败后的政治局面,周围都是白色恐怖,实时监控中,让人甚至无法呼吸;其实诗人把自己身处的政治背景交代一下,虽然是永州司马,也是有名无实,其实前两句把大背景用漫天的飞雪,把鸟的行踪和人的踪迹全部覆盖,背景的描述占了整个篇幅的一半;笔锋一转就写了垂钓者的处境是“孤舟”和“独钓”,在白茫茫大雪中只有“孤舟”若隐若现“独钓”,但是好像是江中的水中也是将要冰寒江中的雪,寓意诗人虽然是在永州但是还是有他人监视,其实是在“软禁”之中,即便是现在的处境,但是依然不改的是“独钓寒江雪”;诗人坚持的是自己的政治信仰,是为国为民的纯粹思想,但是在当时就是与时政格格不入,读到这里想到一些为信仰而牺牲的志士,但是更多的是能忍辱负重活着的人,他给了信仰的延续;诗人在永州待了十年,可是就是凭借着“独钓寒江雪”的精神给后人留下许多经典作品,以上《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

有时比较羡慕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们不能写成如此诗篇,但是可以通过优美的诗篇来到达诗人的彼岸,能与作者近距离在诗篇中对话,在诗篇中尽情的翱翔;至少通过读诗篇
第2个回答  2020-11-17
  我们都有这样的阅读习惯,从左至右,一字一句。可是,如果你把柳宗元的这首《江雪》竖起来读,就会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如果把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千万孤独”。

  “千”和“万”在诗中都是虚指,极言其最。“千山”指所有的山。“万径”,指所有的路。“绝”和“灭”,给人一种肃杀之感。

  所有的山上看不到一只鸟儿,所有的路上看不到一点人迹。这种深深的绝望之境,和陈子昂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不是有着相似之感?

  诗的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写的是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有一个头戴箬笠,身穿蓑衣的老翁。很显然,这不是一般的钓者,而是一位寄情于山水的隐士。

  在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前,诸葛亮在南阳就过着“隐居”的生活。据史学家考证,诸葛亮大约在16岁开始来到了南阳隐居,隐居了10年之后,26岁时被刘备礼请出山。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过着“躬耕自种”的隐居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诗人柳宗元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的十年,对于柳宗元而言,是千万孤独的十年。道不清是永州的山水造就了柳宗元,还是柳宗元造就了永州的山水。让我们还是回到《江雪》这首诗吧!

  飞絮满天,天地清白,千山万径落满白雪,不见飞鸟,也没有行人。白茫茫的江面上,只有一叶孤舟,一位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在寒江飞雪之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

  这位渔者在雪封的江面上垂钓什么呢?是像陶渊明一样,追求玉洁冰清的情操?还是像诸葛亮一样,等待着有一天能够获得重用?
第3个回答  2022-06-16
两人相互关系就非常容易学如逆水行舟,逆水行舟。设想一下,在我们第一次看到某一人的情况下,野爸垢澜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