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和黄帝内经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同一本书,没有区别。

《黄帝内经》原著简称《内经》,书名加个黄帝二字,大约是告诉后人,此书来源于上古圣人,不是平常人通过生产劳动可以写得出来的。

晋代以来说法《内经》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经》。《素问》讲天人合一,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紧密联系,《灵枢经》则相当于现代的解剖学,共同组成《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学典籍,不但系统地反映出我国秦汉以前上古医学不可思义的成就,至今也没有因人类科学的发展而显得过时,反而更是熠熠生辉。《黄帝内经》原文是深奥浑厚的,今人的白话译本,很难将其中的微言大义全部译出。

在中医界极高的学术地位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后世医家或医学流派的发展,多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添砖加瓦,或在《内经》的骨架上不断丰满血肉。它包括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法、养生、医学教育、五运六气等内容。

《黄帝内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的成果。包括哲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农事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兵学等多学科内容,是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1
都闪开,让医史文献专业的来说两句:最开始真的就只有黄帝素问(就算古籍看的少,从民国时期到现代也都一直有这个名字的说法,不知道是都没注意还是集体选择性忽视了),取黄帝和大臣们平素问答之意(把黄帝去掉这个题目含义就不全了)。灵枢或者叫九卷(没有黄帝灵枢的说法是真的),到宋朝时候才有中国人从高丽棒子进贡的一批古籍中看见,这就很难说这本书是否是中国流传出去的原本了,传出的时间未见记载,只是推测大概在唐各附属国派出谴唐使的高峰阶段(棒子:这本书是韩国人写的啊。然而中国人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反驳非常之无力)。而这本灵枢,和今天看见的灵枢可能还不是同一本。

通行本黄帝内经都说是唐人王冰注解的嘛,但是在当时,这本书就叫黄帝素问,是根据隋人杨上善的黄帝太素本补充来的(为什么叫太素?这个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个人认为是修饰这本书之宏大)。现在看到的内经,可能和汉书艺文志上面说的那个“黄帝内经十八卷”一样只有名字。同时,艺文志中没有提到“素问即其经之九卷,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的说法,那本黄帝内经很可能是不分上下册的,失传了。直到南宋史崧把灵枢的内容续入王冰本的黄帝素问之后,才成为所谓的今本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也就从此成为了这两本书放在一起的名字(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本古籍都不是原本的样子,而是经历了一代一代传抄和修正甚至补充后,有些人把古籍捧成神并认为绝对不能错,大概是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吧)。

王冰和史崧完全有可能是根据当时有的文献自己分别创造了一本书,王冰宣称这本就是内经,而其后史崧则宣称自己这本书是内经的一部分,中国人都好尊古嘛,顺带着他们俩自己作为医学家也能因此留名千古了,两本书也就被顺理成章拼在一起了。灵枢主要讲针灸经络,但是绝非只讲针灸经络,另外,素问上也有这部分内容,相比,素问的内容更杂,也更精妙。中医学专业内一般多读素问,做针灸推拿则一般细研灵枢有関内容。

然而历代讲针灸的书都不提灵枢这本,可见大家是有多不重视这本伪书。

王冰整理完稿这本书之前,也有很多医书,不过传到今天都不太全了,那些书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很让人疑惑。而之前说过的太素这本书,日本进贡一批古籍中也只有这本书的残卷(按照小鬼子的尿性没准自己藏起来了完整本。日本:我不是还给你们了么?我藏起什么了?我怎么不知道?),国内留存的也不完整,其他要早些的书比如难经的作者和整理者已经难以考证。一旦找到了完整本太素,答案可能就改了。在太素之前漫长的历史中,比如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等书的序言里讲到的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这些,学术界认为这句话是说素问这本书有九卷,提出了八十一个难题(八十一章)的意思而不是还有九卷、八十一难两本书,这种看法更支持黄帝素问是最早的医书这个意见。但,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暂时不得而知,那本素问是不是今天看到的王冰本素问也不得而知。

今本二十四卷(经后世删调,王冰自己说黄帝内经第七卷被师氏藏之,是他自己补入七篇大论,现代人怀疑这七篇就是黄帝外经。后来有个叫陈士铎的人,写了本外经微言,人称黄帝外经)八十一章素问,十二卷(经后世删调)八十一章灵枢,合三十六卷(硬生生凑出两个十八)一百六十二章的鸿篇巨制黄帝内经在你面前瑟瑟发抖。

所以说,王冰整理这本黄帝素问,完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且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了。但是,学术界在发展中肯定还会考证出发现更早的更完整的记载内容,甚至隐藏在高丽或日本的医心方之类书中,也是曾经一度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以日语、韩语作为某些中医专业通用外语课的原因,我们要研究书是如何传出,研究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并把它抄回来,以免什么都是韩国的,(目前国际上针灸的通行行业标准就采用了韩国制定的)最终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后来……还是回归了英语为主的四六级指导教学计划。等到了那个找到新证据的时候,这个答案可能就要变了,不过短期内还是没什么関系的。
第2个回答  2022-02-21
皇帝内经是中医著作,说白了是医书。而内经学是丹道的经书,是修炼的方法。黄帝内经涉及的内容要比内经学广泛,但是内经学的书内容说的要比皇帝内经深。如果说皇帝内经是一部中医百科全书,那么内经学就是中医百科全书里面对于身体开发部分深入的研究报告。
第3个回答  2022-08-09
名称由来《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4] ,《黄帝内经》被收录于“医经”中。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5] 。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6]成书时代《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7] [8]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9]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10]
第4个回答  2022-02-21
内经一般指的就是黄帝内经哦!所以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