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发展定位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充分考虑区域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山水资源等因素,大力创建特色乡镇,努力破解过去“百镇一面”的发展尴尬。如今,建陶镇、光电镇、旅游乡、电商乡、山水镇、现代农业镇、商贸物流镇等一个个蓬勃生长的特色乡镇,正焕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五十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