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些人生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读胡雪岩纯粹因为对一句话充满好奇:“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做人要学杜月笙?”……在想到底要有着怎样的人生才能够成为做官、从商、做人的百年历史指路人。在开始之时也挑选了很多关于胡雪岩的书籍,最后选择了篇幅最长的高阳先生的这套,是因为查阅资料一说:高阳先生胡雪岩传记小说的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的删减版或改编版;二说高阳先生在历史小说的地位等同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其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愉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全书纵观来看,对胡雪岩一生的事业和生活都做了描写:

其一是对儿女私情。这是作者花费重笔墨的地方。胡雪岩能成功,和会识人用人是离不开的。这里的会用人,不仅仅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作者大费篇幅的原因)。在女人这里的会用和利用可能有等同性,有些功利的意味,但是如果被利用的人被用的很高兴,达到互利互惠的结果,也实在是了不起。一个船夫女儿阿珠,一个妓院讨生的美女子阿巧,只是被送的人高高兴兴,并不觉得被侮辱。另外就是关心上心朋友的感情婚姻,一个是才华横溢但桀骜不驯的稽鹤龄,此人妻子刚刚去世,除了贫困以外,家里大大小小五个孩子没有管教,整个家里一塌糊涂。胡雪岩为其觅得得力贤内助,帮稽鹤龄处理家务琐事。一个是好友古应春与七姑奶奶的感情,郎有情妾有意但碍于家族关系不能结合,胡雪岩尽心尽力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排除万难。

其二是对朋友。从资助萍水相逢还不知彼此姓氏的王有龄,再到结识嵇鹤龄、漕帮尤五、精通洋务的古应春、七姑奶奶等。胡雪岩对朋友始终以诚相待,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真正做到了“财富是暂时的朋友,朋友是永远的财富!”

其三是对下属员工。胡雪岩用陈世龙和刘不才,真正可称之为经典例子,此二人都嗜赌。陈世龙甚至有点儿花、有点儿滑;二人都有毒瘾,搞得家业不继,家庭暗淡,完全就是一个“败家子”形象。胡雪岩却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可用之处,陈世龙年轻,有耐性,成了自己丝行业的得力助手;刘不才堪称“赌圣”,投其所好,让他接待阔少、达官、江湖朋友。胡雪岩用人之道就是:你过去如何,我都不计较。不过要想堪用,我先要看你能否把事坚持做完,能否痛改前非、尽洗铅华。只要有了这份儿勇毅果决,我就敢用你。

其四是对待领导。首先是王有龄,二人的关系可谓是朋友之情更为甚,但是对于士农工商的旧观念来说,总觉得王有龄还是处在领导的位置。王有龄对胡雪岩可谓言听计从,从书中的描写来看,王有龄凡是遇到难题都会想到胡雪岩。胡雪岩也总是第一时间给王有龄出谋划策,想尽办法给他排除万难。其次就是左宗棠,左宗棠西征的成功,胡雪岩的功劳可谓举足轻重。胡雪岩为其筹饷、购置军火、打理洋务,胡雪岩始终是他的一个经济支柱。他不但自己出钱,还劝别人募捐。左宗棠手头一紧,立刻就会想到他。

对于胡雪岩最后的结果,有很多的说法,主要的原因如作者书中所总结:之一是不顺应工业革命趋势,为了维持江南养蚕农家的生计,不愿改弦易辙,也不甘愿屈服西洋资本主义经济,在反垄断下孤军奋战,最后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胡雪岩可谓不折不扣的民族企业家。如果在现代一定会获得政府的支持,但当时的政府没有这份意识,所以说他的失败可谓是时代的悲剧。

之二是胡雪岩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争夺政治权利、争议发展路线下的牺牲者。从事投资,要看投资环境,而其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政治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