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底层经探测有空洞,疑为地宫,它的地宫里究竟藏着什么?

如题所述

2008年5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表示,和陕西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宫。由此推测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后,所带回的珍宝有可能藏于大雁塔下的地宫内。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王亚荣认为,古塔地下一般情况下都有地宫,和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大雁塔地宫尚未发掘而已。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

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所长解守涛介绍,2007年有关部门曾对大雁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探地雷达曾经探测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这些空洞应该就是大雁塔的地宫。

建筑结构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煞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碑与《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由右向左书写,置于西龛,《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由左向右书写,置于东龛。两碑分别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两碑通高337.5厘米,碑面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因为在古时候西安大雁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所以在这里面最有可能藏着的就是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第2个回答  2019-07-24
在地宫的内部深层次藏了很多的,黄金还有珠宝,非常的值钱,所以才会非常的新奇。
第3个回答  2019-07-24
西安大雁塔底层发现地宫,地宫里面大多数都是藏了一些金银珠宝首饰及其一些罕见的宝贝。
第4个回答  2019-07-27

先了解一下玄奘这个人吧,他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大唐李世民叫他高僧,民间的人就叫他唐僧了,玄奘遥遥五万里远行印度取回佛经657部,在进行翻译,他往来于中国跟印度,在印度呆了15年,回到唐朝时他已经46岁,在长安翻译经文19年,年终65岁。

玄奘在慈恩寺住了十年,也就是说在大雁塔里住了十年,现在的慈恩寺院内,还有玄奘的三藏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玄奘纪念馆。

唐永辉三年三月,玄奘跟高宗皇帝商量,想在慈恩寺内建一座藏经塔,可以安置翻译好的经文跟印度取回的佛像,高宗允许了,建筑都是玄奘自己设计的图样,玄奘当时跟着一起建造的。

当时初建塔的时候只有五层,塔基高4米,塔身高60米,内外都呈方形,大约在武则天时期,该塔倒毁,武则天命人重建,改为十层,后来兵火之灾,毁了上面三层,只剩下七层,登塔可一览长安。

我觉得就算大雁塔底下有空洞,是个地宫也就是放点经文,放一些舍利,还有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一切东西,这些年西安建造地铁,也绕过了大雁塔,毕竟这个是历史文物,一点都不能破坏,底下的东西也被掩埋。

若说是皇陵还能有些值钱的东西,若说是一个寺庙的塔下,我能想到的也就是经文,佛像这一类的东西,若是地宫开了,找到了金银珠宝,那这个玄奘的故事应该就要重新改写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