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热衷于过万圣节等国外节日,为什么却忌讳中元节等传统节日?

如题所述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就像圣诞节的前一夜平安夜是最热闹的时刻,万圣节前夜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Saint‘ Day)。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天开始的一天。

而西方的万圣节被中国人越来越多关注的是因为万圣节的服饰和南瓜灯,这个节日也被学校作为学生活动或者家庭的亲子活动甚至很多商家作都抓住这样的机会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万圣节之所以越来越盛行是因为其夸张的服饰和创意同时满足了喜欢有点恶作剧和生活情趣的人的嗜好,而万圣节服装的起源也是恶作剧,也是有着一种社会型互动以及社交形式的意义。

中西方有很多相近的节日,比如和万圣节比较相近的节日就是中元节。中国传统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也称施孤、鬼节、斋孤或地官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民间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与西方的万圣节相仿,在鬼节这段时间里连许多匪徒都忌讳许多事情,就是为了避免遇到晦气破坏一年或者来年的运势。可见即使在民间信仰中都知道,精灵鬼怪之事最好敬而远之。但是和西方万圣节已经慢慢变成一个狂欢、刺激、放任的节日,以及在商业利益诱因的推波助澜之下,把万圣节哄抬成除了圣诞节与感恩节之外的第三大节期,每年此时在夜色的掩护下迷惑了世人,随著死亡之舞的节拍膜拜恐惧与死亡。

不管怎样,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都是对于彼此文化的一种交流和渗透,需要抱持一种包容和尊重的心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而万圣节其实是大家对万圣节前夜的误称,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而在东方,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祭祖大节——中元节。又称鬼节但是中西的文化差异使同样是以“鬼”为主题的节日却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一个热闹非凡,一个庄重肃穆,一个受年轻人追捧,一个被年轻人忽视。为何同是“鬼节”,却被如此区别对待呢?


万圣节虽然起源于“鬼节”,但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娱乐化了。南瓜灯“不给糖就捣乱”的活动,也颇有趣味,再加上过洋节的人,也很少有人特意去查找节日背后的含义……风俗习惯。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称施孤、鬼节、斋孤或地官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民间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然后将节日与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一起带去世界,为更多人了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中元节也好,万圣节也罢,其实都是历史积攒下来的文化,体现的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观念习俗。

第2个回答  2023-03-15
因为中元节和一些迷信是有关联的,人们比较相信科学,所以会忽视这个节日,不被重视。
第3个回答  2019-08-15
这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因为中元节就是俗称的鬼节,而且,人们觉得不吉利。
第4个回答  2019-08-14
主要还是人们对于节日的推崇不尽相同,人们的猎奇心理愈发严重,传统节日的地位就在不断的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