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比较好看的外国名著有哪些?

如题所述

我推荐一部反战题材的:《寻找光的小女孩》



01

小说的题目颇有些向《卖火柴的小女孩》致敬的意味。封面上,大地一片暮霭苍茫;一个小女孩跪在地洞口,洞中的光芒照亮了女孩的脸。

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寻找光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战争蹂躏后的废墟中,两个幸存者--小女孩和一位老人相依为命;为了躲避战争的屠戮,小女孩和老人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抱团取暖,用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彼此寻找光明的道路。

在不长的篇幅中,作者运用“叙事蒙太奇”手法,交替使用老人和小女孩的视角,并穿插两人的回忆与梦境,从微观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及伤痛。

年逾耄耋的老人原本是一位作曲家,生活富足快乐;但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一切:目睹惨无人寰的屠戮,看到至亲之人的惨死;孙女的幸存曾让他欣喜若狂,但好景不长,在他眼皮底下,八岁的小孙女惨遭横祸。

“那已经不能称其为家了……”在被战争与屠杀蹂躏后的废墟中,他尚存一息---说“苟延残喘”也不为过。为了不被“那种人”发现,老人堵住家中所有门窗,隔断了与“光明”的一切关联。直到有一天————

“脏兮兮的小小身躯,蜷躺在废物堆中。我透过窗板的缝隙,观察了‘那尸体’好几分钟,乃至于好几个钟头---我已经没有时间概念了。”

当他发现这具“尸体”还有一息尚存时,老人冒着被“那种人”发现和被当做“妖怪巨人”嘲笑打骂的风险,将“小小的尸体”抱回了家。

小丫头“本来很认命,原本打算逆来顺受,忽然内心深处有个小齿轮转动了。这个小构造,带来另一个构造,它又再带动别的构造---这一连串奇特的机制运转下,孕育出一个微妙的东西:希望。”

小女孩得救了。从女孩闪回的记忆片段中我们得知,这个可怜的孩子是个战争孤儿,从出生起就与一群流浪儿一起,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因为她“搜刮”不来食物却总是找蜡烛,她被毒打,甚至被遗弃。

小女孩不会说话、没有名字。老人为她取了一个名字---“光儿”;光儿在心中也暗自为老人取了一个独属她一人的称呼---“爷爷先生”。没有食物、没有光源,他们晚上一起出去寻找;不知道时间,没有希望,他们彼此安慰。爷爷先生教光儿规矩,为她列出“战后所有该做的事清单”;光儿则在爷爷先生的照料下,焕发出小女孩特有的活力,自信地用笔划掉清单上“爱一个人”的项目,并在爷爷先生的额头上轻轻一吻。

小说的情节并不波澜起伏,但描写的笔触非常细腻:不是老年人略显絮叨的呢喃自语,就是小女孩认识周遭的点滴新鲜感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主角的境遇深深吸引:和他们一起从破烂的收音机中搜索渺茫的希望,为“那种人”的突然闯入而紧张万分,为蓝头盔士兵的到来欣喜安慰。

"一道早晨的灿烂阳光立刻投射进来……今天真美好,连光儿也想跳舞……尘埃的小舞曲到爷爷先生的脸旁告一段落时,她注意到他的脸色似乎比平常更灰沉一些。于是她亲了亲他的额头,刹那间,冰冷的感觉立刻贴附她的唇,直捣她的心。"

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古今中外的名家巨著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精彩描写,那些直捣人心的文字,无一不把生命之花凋谢后的颓败虚空与鲜活生命消散后的幻灭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但这里的寥寥数句,却令人无比唏嘘喟叹:爷爷先生走了,等待光儿的又是什么呢?

02

每当读到爷爷先生与光儿琐碎温暖的日常,我都会想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脑海中,小说与电影之间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同样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忘年之交,幸存的主人公同样举家惨遭横祸,同样是被人遗忘和忽略的灵魂,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彼此安慰、互相温暖。

所不同的是,光儿和爷爷先生的年龄跨度更大,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纯粹。爷爷先生将光儿视为己出,爱她如自己的孙女;而光儿则干净的像一张白纸,真挚而纯洁地爱着给了她食物、温暖以及光明的爷爷先生。

电影中,对变态恶警的仇恨造就了玛蒂尔达的偏执与叛逆;而小说中,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对于爷爷先生给予她的一切都充满感恩。她向往着爷爷先生为她描述的与肮脏的下水道完全不同的世界,尽管那只是战争发生前最平常的场景。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下水道的光儿,对于光明的寻找只是出自本能;而对爷爷先生来说,原本拥有美满富足生活的他,所经历的则是十足的梦魇。

从这个意义来说,爷爷先生比光儿更需要治愈。有了光儿,他重新有了爱一个人的能力;有了光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有了光儿,他能够拼尽老命与“那种人”拼死一搏……在与光儿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战前的幸福回忆"与"战后的美好希冀”交相辉映。一老一小两颗心,用微弱的光芒彼此映照,互相温暖,彼此救赎。

电影中,里昂日渐对玛蒂尔达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情,但也最终死于由这种感情带来的软肋;而小说中,爷爷先生在光儿的照料与温暖下,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个杀手不太冷》使娜塔丽·波特曼扬名立万,感动了无数人;而《寻找光的小女孩》另读者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体味到人性的温暖与柔情。细微的关怀与点滴的爱,如一支小小的蜡烛,虽然在战争的风暴中摇摇欲灭,但仍却坚强地散发出一圈圈光晕与热量。

03

从闻一多先生的《太阳吟》,到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文学语境中,"光明"一直就是一种隐喻,象征着自由、正义、积极与向上的力量。

从题材来讲,《寻找光的小女孩》是一部反战小说,两位主人公的遭遇,直接间接都是由战争造成的。战争中的人,如同草芥,尊严被肮脏和欺凌践踏,必须像老鼠一样龟缩在阴暗的角落,将自己与光明隔绝开来。

坚定的反战斗士和文坛硬汉海明威在其短篇《在异乡》中,借以战胜者姿态出现的美国士兵之口说道:

“残酷的战争面前,不管参战者来自哪个国家,为何目的而战,都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战争将他抛弃在正常的人类生活之外。”

而战争对平民的影响更为致命。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平民失落、痛苦、迷茫、挣扎;与可见的战后废墟与尸横遍野的惨状相比,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大,就像爷爷先生经历的那样:过度的紧张、无尽的失眠,挥之不去的耳鸣,无处不在的恐惧……

当光儿"第一次看到阳光,是真正的白天的阳光,那光线,既不是橙黄又害羞的黎明,也不是灰蓝而令人不安的黄昏。"

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我们习以为常的阳光,会给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带来如此之大的震撼!

虽然是反战题材,但《寻找光的小女孩》并未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与残暴。书中,我们分辨不出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于屠戮的始作俑者,作者仅仅借光儿和爷爷先生之口将他们称为"那种人"。

如果说《在异乡》旨在向读者展示战争参与者的内心世界的话,《寻找光的小女孩》就是对战争阴影下平民心理的一次探索。这部八万字的小说尚无足够的空间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命题,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爱与救赎的致敬。

从《布谷鸟》、《漫长的婚约》到《冷山》,包括《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今年初韩国新出品的电影《想念哥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及影视作品着力于从平民个体的微观角度去探索战争阴影下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去反思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凄惨和伤痛。对无辜的平民来说,斗争与信仰、党派与政治也许都很遥远,美满的家庭与其乐融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一如光儿和爷爷先生,他们并不认识"那种人";他们所期盼的只是战争早点结束,平安活着。无论谁代表正义,他们都必须尊重生命;对光明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没有比爱和救赎更温暖的事。

在书的结尾,

光儿“就像爷爷先生教她的那样开始弹琴……躁动的乐声,伴随着光儿的泪水,和积累多年而指引着她手指的悲伤,……犹如一首最悲愤的自由之歌,犹如最美的爱的呐喊。”

爷爷先生在光明到来之际,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寻找光明的路,光儿还将继续走下去。因为,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1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斯坦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


这部书我是在回家的火车上读完了,读完确实觉得很震撼,其中有一些片段也让人忍不住落泪。阿米尔看到哈桑受欺负没有出头的那段,包括后来成年后跟哈桑的儿子一起放风筝那段。都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


2.朗读者

《朗读者》(德语:Der Vorleser)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该书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冠军的德语书籍。作品1995年在德国出版,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维(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的英语版本于美国发行。

《朗读者》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

《生死朗读》以叙事人米夏尔・白格的视角记录了纳粹集中营女看守汉娜・ 史密芝的个人史。米夏尔15岁时遇见36岁的汉娜,两人保持了一段有畸形色彩的性爱关系。正在热烈之时,汉娜却神秘失踪了,唯剩下米夏尔怅然若失。汉娜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女人,喜欢听米夏尔为她朗读文学书籍,除此之外米夏尔对汉娜几乎一无所知。直至米夏尔升入大学,作为法律系学生参与法庭实习,在旁听审判纳粹集中营罪犯时,方知汉娜的真实身份。


如果说少年时对汉娜母性的畸恋仅是一段插曲,那么对汉娜的审讯则影响了米夏尔的一生。悲剧是出其不意地揭开的。在法庭上,面对证据――――一份至关重要的、向纳粹上司的报告,法官要求汉娜作笔迹鉴定。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文盲,她居然承认是自己撰写了那份报告,从而成为二战末期一场犹太人悲剧的责任承担者,被判处终身监禁,18年后被赦免。18年中米夏尔经历了种种变迁,仍关注着狱中的汉娜,并给她寄去了一卷又一卷他朗读的文学名著录音带。不料,在汉娜出狱的前一天,她却以自缢的方式在黎明时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2个回答  2017-03-28

我推荐一部反战题材的:《寻找光的小女孩》



01

小说的题目颇有些向《卖火柴的小女孩》致敬的意味。封面上,大地一片暮霭苍茫;一个小女孩跪在地洞口,洞中的光芒照亮了女孩的脸。

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寻找光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战争蹂躏后的废墟中,两个幸存者--小女孩和一位老人相依为命;为了躲避战争的屠戮,小女孩和老人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抱团取暖,用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彼此寻找光明的道路。

在不长的篇幅中,作者运用“叙事蒙太奇”手法,交替使用老人和小女孩的视角,并穿插两人的回忆与梦境,从微观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及伤痛。

年逾耄耋的老人原本是一位作曲家,生活富足快乐;但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一切:目睹惨无人寰的屠戮,看到至亲之人的惨死;孙女的幸存曾让他欣喜若狂,但好景不长,在他眼皮底下,八岁的小孙女惨遭横祸。

“那已经不能称其为家了……”在被战争与屠杀蹂躏后的废墟中,他尚存一息---说“苟延残喘”也不为过。为了不被“那种人”发现,老人堵住家中所有门窗,隔断了与“光明”的一切关联。直到有一天————

“脏兮兮的小小身躯,蜷躺在废物堆中。我透过窗板的缝隙,观察了‘那尸体’好几分钟,乃至于好几个钟头---我已经没有时间概念了。”

当他发现这具“尸体”还有一息尚存时,老人冒着被“那种人”发现和被当做“妖怪巨人”嘲笑打骂的风险,将“小小的尸体”抱回了家。

小丫头“本来很认命,原本打算逆来顺受,忽然内心深处有个小齿轮转动了。这个小构造,带来另一个构造,它又再带动别的构造---这一连串奇特的机制运转下,孕育出一个微妙的东西:希望。”

小女孩得救了。从女孩闪回的记忆片段中我们得知,这个可怜的孩子是个战争孤儿,从出生起就与一群流浪儿一起,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因为她“搜刮”不来食物却总是找蜡烛,她被毒打,甚至被遗弃。

小女孩不会说话、没有名字。老人为她取了一个名字---“光儿”;光儿在心中也暗自为老人取了一个独属她一人的称呼---“爷爷先生”。没有食物、没有光源,他们晚上一起出去寻找;不知道时间,没有希望,他们彼此安慰。爷爷先生教光儿规矩,为她列出“战后所有该做的事清单”;光儿则在爷爷先生的照料下,焕发出小女孩特有的活力,自信地用笔划掉清单上“爱一个人”的项目,并在爷爷先生的额头上轻轻一吻。

小说的情节并不波澜起伏,但描写的笔触非常细腻:不是老年人略显絮叨的呢喃自语,就是小女孩认识周遭的点滴新鲜感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主角的境遇深深吸引:和他们一起从破烂的收音机中搜索渺茫的希望,为“那种人”的突然闯入而紧张万分,为蓝头盔士兵的到来欣喜安慰。

"一道早晨的灿烂阳光立刻投射进来……今天真美好,连光儿也想跳舞……尘埃的小舞曲到爷爷先生的脸旁告一段落时,她注意到他的脸色似乎比平常更灰沉一些。于是她亲了亲他的额头,刹那间,冰冷的感觉立刻贴附她的唇,直捣她的心。"

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古今中外的名家巨著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精彩描写,那些直捣人心的文字,无一不把生命之花凋谢后的颓败虚空与鲜活生命消散后的幻灭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但这里的寥寥数句,却令人无比唏嘘喟叹:爷爷先生走了,等待光儿的又是什么呢?

02

每当读到爷爷先生与光儿琐碎温暖的日常,我都会想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脑海中,小说与电影之间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同样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忘年之交,幸存的主人公同样举家惨遭横祸,同样是被人遗忘和忽略的灵魂,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彼此安慰、互相温暖。

所不同的是,光儿和爷爷先生的年龄跨度更大,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纯粹。爷爷先生将光儿视为己出,爱她如自己的孙女;而光儿则干净的像一张白纸,真挚而纯洁地爱着给了她食物、温暖以及光明的爷爷先生。

电影中,对变态恶警的仇恨造就了玛蒂尔达的偏执与叛逆;而小说中,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对于爷爷先生给予她的一切都充满感恩。她向往着爷爷先生为她描述的与肮脏的下水道完全不同的世界,尽管那只是战争发生前最平常的场景。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下水道的光儿,对于光明的寻找只是出自本能;而对爷爷先生来说,原本拥有美满富足生活的他,所经历的则是十足的梦魇。

从这个意义来说,爷爷先生比光儿更需要治愈。有了光儿,他重新有了爱一个人的能力;有了光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有了光儿,他能够拼尽老命与“那种人”拼死一搏……在与光儿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战前的幸福回忆"与"战后的美好希冀”交相辉映。一老一小两颗心,用微弱的光芒彼此映照,互相温暖,彼此救赎。

电影中,里昂日渐对玛蒂尔达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情,但也最终死于由这种感情带来的软肋;而小说中,爷爷先生在光儿的照料与温暖下,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个杀手不太冷》使娜塔丽·波特曼扬名立万,感动了无数人;而《寻找光的小女孩》另读者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体味到人性的温暖与柔情。细微的关怀与点滴的爱,如一支小小的蜡烛,虽然在战争的风暴中摇摇欲灭,但仍却坚强地散发出一圈圈光晕与热量。

03

从闻一多先生的《太阳吟》,到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文学语境中,"光明"一直就是一种隐喻,象征着自由、正义、积极与向上的力量。

从题材来讲,《寻找光的小女孩》是一部反战小说,两位主人公的遭遇,直接间接都是由战争造成的。战争中的人,如同草芥,尊严被肮脏和欺凌践踏,必须像老鼠一样龟缩在阴暗的角落,将自己与光明隔绝开来。

坚定的反战斗士和文坛硬汉海明威在其短篇《在异乡》中,借以战胜者姿态出现的美国士兵之口说道:

“残酷的战争面前,不管参战者来自哪个国家,为何目的而战,都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战争将他抛弃在正常的人类生活之外。”

而战争对平民的影响更为致命。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平民失落、痛苦、迷茫、挣扎;与可见的战后废墟与尸横遍野的惨状相比,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大,就像爷爷先生经历的那样:过度的紧张、无尽的失眠,挥之不去的耳鸣,无处不在的恐惧……

当光儿"第一次看到阳光,是真正的白天的阳光,那光线,既不是橙黄又害羞的黎明,也不是灰蓝而令人不安的黄昏。"

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我们习以为常的阳光,会给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带来如此之大的震撼!

虽然是反战题材,但《寻找光的小女孩》并未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与残暴。书中,我们分辨不出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于屠戮的始作俑者,作者仅仅借光儿和爷爷先生之口将他们称为"那种人"。

如果说《在异乡》旨在向读者展示战争参与者的内心世界的话,《寻找光的小女孩》就是对战争阴影下平民心理的一次探索。这部八万字的小说尚无足够的空间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命题,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爱与救赎的致敬。

从《布谷鸟》、《漫长的婚约》到《冷山》,包括《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今年初韩国新出品的电影《想念哥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及影视作品着力于从平民个体的微观角度去探索战争阴影下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去反思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凄惨和伤痛。对无辜的平民来说,斗争与信仰、党派与政治也许都很遥远,美满的家庭与其乐融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一如光儿和爷爷先生,他们并不认识"那种人";他们所期盼的只是战争早点结束,平安活着。无论谁代表正义,他们都必须尊重生命;对光明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没有比爱和救赎更温暖的事。

在书的结尾,

光儿“就像爷爷先生教她的那样开始弹琴……躁动的乐声,伴随着光儿的泪水,和积累多年而指引着她手指的悲伤,……犹如一首最悲愤的自由之歌,犹如最美的爱的呐喊。”

爷爷先生在光明到来之际,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寻找光明的路,光儿还将继续走下去。因为,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第3个回答  2016-12-27

       第一推荐的就是《小王子》,这真的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了。个人觉得这是一部披着儿童童话外衣的哲学书,里面的人生哲学可以一生受用。人人常常把时间与经历放在所谓重要的事情上,如工作,权力,金钱,而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则是,我们与之建立了深刻联系的人与物。我们要珍惜和守护的是那些因自己而变得重要的人与物。就如小王子与狐狸,小王子与玫瑰。

       狐狸说:“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当小王子看着满园的玫瑰,他说,“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而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对于《小王子》总是一聊就停不下来。至于其他的书还有很多《了不起的盖茨比》,《安娜卡列尼娜》,《麦田里的守望者》,《变形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堂吉诃德》,《双城记》《雾都孤儿》,《复活》等等吧。

第4个回答  2016-12-30

推荐一本曾经深深震撼了我心灵的外国文学,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文艺青年。


很早就听人说过《少年维特的烦恼》,提起它的人说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作品。在一个失眠的夜晚听完了这本小说的英文电子书(床头灯版),不对,应该说是听它来催眠,结果反而失眠告终。那种深切的共鸣实在难以形容,好像在维特就是另一个自己一样!


书中的理想主义者维特生活在一个趋炎附势、压抑个性的社会,而夏绿蒂是一个颇符合传统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少妇形象,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些特征让本书更显得真实生动。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读过一本书像《少年维特》这样动人地描写过文艺青年爱情和命运的双重悲剧。每个时代都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对爱情和理想抱有教徒般的虔诚与狂热,和殉道者般的执着。如果你不能理解这种致命的偏执,那么大可不必阅读这本小说。


一直怀疑世上是否真的还有维特这样的男子,愿意为一段令人绝望的爱情去死。虽然我完全理解维特在庸俗势力的上流社会和淳朴却愚钝的村民中找不到精神寄托的苦闷。


夏绿蒂于他就像一个纯洁的仙女,承载了他对真善美的全部向往。夏绿蒂和维特都喜爱文学,是真正的soulmates,

 夏虽然明白维特的心意,却一直将他当做好友对待,使他痛苦万分。维特曾试图离开夏绿蒂的村庄以忘掉她,但令人压抑的现实使他意识到只有对夏绿蒂的爱情才是他唯一的救赎。


艾伯特认为自杀是懦弱的表现,而维特一直将自杀当做唯一的解脱。


苟且地活和壮烈地死,到底哪一样更需要勇气?我认为是后者。若因为逃避生活去死那是懦弱,若为了理想去死则值得敬仰和钦佩。看到铁轨的时候我时常想起海子,想象他在火车驶来的那一刻到底怀着怎样的决绝。维特应该介于二者之间,他无法改变世界,又不愿向生活妥协。他敏感清高又多愁善感的性格使他无法成为污浊世俗生活中的强者,而他善良的天性又让自己不忍心破坏心爱之人的家庭幸福,于是只好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充满悲剧美的作品,听到维特最后一次为夏绿蒂读希腊式史诗的时候,我早已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一刻夏绿蒂还不知道,她即将永远失去这世间最爱他、最懂她的男人。或许这也是维特的一厢情愿吧。与抑郁质的艺术家维特不同,夏绿蒂从来就是一个理智的聪明女人。夏绿蒂终于明白她不能没有维特的时候,维特已经万念俱灰了。然而对于维特们来说,在这残酷赤裸而孤独的世界里,有一个太阳般的人值得为之赴死,未尝不是一种令人颤抖的幸福。


如果有一位维特般的少年像爱夏绿蒂一样爱我,我愿意舍弃所有的艾伯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