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母亲河”研究方案

如题所述

人与自然 走进母亲河
学习目标:
1、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关注家乡的河流,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3、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感悟黄河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研究重点: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感悟黄河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研究难点:在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每个组员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
研究方法:
运用“曼陀罗思考法”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 调查、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最后获取知识产生结论。
研究时间: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回顾综合科学到的一些方法:
资料的查阅、访问、调查、记录、观察、交流、讨论。
2. 交流:
(1)访问与考察的好处和意义。
(2)访问、调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查阅资料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二、新课研究
1.学习新方法——“曼陀罗方法”提出问题法
(1)学生自己阅读书本2页方法引导内容。
(2)小组交流收获。
(3)考查收获
a. 新的方法叫什么?
b.它是一种怎样的方法?
c. 具体内容是什么?
d. 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2.实际运用——运用“曼陀罗方法”提出问题。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看看它的过去与现在。关于黄河,你最想了解什么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1)自己实践
运用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2)小组交流
在小组里好好地交流一下,汇总问题,按照新方法提出自己小组最想研究的问题。
(3)全班交流
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三、板书设计
走进母亲河
曼陀罗思考法——六路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这次研究活动,我们将围绕“走进母亲河”这一主题展开。
关于母亲河,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筛选和整理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制定方案
1.小组讨论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时间、目的、指导老师、分工、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2.完成“走进母亲河”研究方案表格。
3.汇报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4.互相点评,提出合理化意见。
5.各小组完善研究方案。
板书: 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
第三课时
一、方法引导
师:分析资料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自己阅读课本5页的方法引导,归纳总结称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分析资料的方法。
二、小组内交流
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是怎样的一条河?为什么叫黄河?它从哪里来,又要流到哪里去?······以这些问题为起点,我们对黄河作进一步的了解吧。
三、全班交流
1、黄河的模样
开动脑筋,运用资料,动手将“母亲河”走过的路画在下面吧。完成课本5页图。
2、汇报展示。
3、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1)自己的发现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板书: 黄河的模样

第四课时 “母亲河”探源
一、 导入新课
黄河为什么被称作“母亲河”?“母亲河”的成长你了解多少?请以自己小组搜集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黄河导游大赛。选定不同的游玩路线,看看哪位小导游吸引的游客最多。
2、大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安排主题景点。
比如,可以是黄河历史之旅、音乐之旅,也可以是自然风光之旅。相信你们会有更多“金点子”!
3、以小组形式完成课本6页“母亲河”导游策划。
4、点评。互相学习。
板书: 导游策划
第五课时 深入了解
1.阅读课本7页小资料,了解黄河。
说说你眼中的黄河。
2.黄河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频繁的旱灾、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决溢、凌汛灾害等。
3.大家运用收集到的历史上黄河带来的比较大的灾难,进行小组交流。
4.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5.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6.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黄河利弊
第六课时 动手实验
1.课前查阅资料。
2.小组合作展示自己净化一杯水的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大家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触。
4.教师总结。
第七课时 一起来节水
1、生活中的节水妙招
收集资料:
(1)我家的节水妙招
(2)朋友的节水妙招
(3)校园里的节水妙招
2.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自己阅读课本11页小资料了解治河的几个历史人物。
作业:水资源保护宣传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制作一段微视频、设计一份宣传海报、编写一条保护母亲河的短信、策划一次节水达人展示活动······
板书设计: 节水小妙招
第八课时 总结与反思
一、汇报与展示自己小组的导报。
二、评价与总结
(1)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各小组表现。
(3)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