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由来,一定要简单!

如题所述

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获得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会议代表一致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旗。该旗帜为红底长方形,左上方缀有5颗黄色五角星,当中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其涵义如下:“红色”底面:象征革命;“黄色”五星:象征光明;一颗“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扩展资料:

1990年6月28日,中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于同日通过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

该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国旗法》不仅规定了国旗的制法、悬挂场合及悬挂方式,还强调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每个公民与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为确保国旗的圣洁和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几天更换一面。每逢重大节日,必须更换新国旗。即使国旗不受损,悬挂的最长时间也不得超过10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我国的国旗的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向全国以及海外侨胞征求国旗设计方案,一共收到2992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挑选,最后选种现在使用的这个方案。他的设计者是当时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

国旗、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和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第2个回答  2019-03-10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求启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从收到的3012幅图案中选出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关于国旗的讨论中,会议研究决定去除原设计稿中意识形态浓厚,且与苏联国旗相仿的镰刀斧头标志。最后形成以红色为底色,四小星拱卫大星的五星红旗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2](一说为3012幅[3] )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外文名
National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国旗名称
五星红旗
外文名称
Five-star Red Flag
旗帜类别
民用旗(海陆)、政府旗(海陆)
第3个回答  2019-03-10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
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求启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
●在关于国旗的讨论中,会议研究决定去除原设计稿中意识形态浓厚,且与苏联国旗相仿的镰刀斧头标志。
最后形成以红色为底色,四小星拱卫大星的五星红旗方案。
毛泽东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因此,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史记·天官书》中也提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10
汉满蒙藏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