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从哪入门?

如题所述

风水学是以易经的阴阳学说为指导的,《周易》序云:“易有太极,是生二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说卦》有:“立天地之道曰阴曰阳。”《黄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中的阴阳为天地也,又“生生之谓易”和“为道也屡迁”更说明了天地之变化的绝对性。《灵城精义》首云:“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变而地气应之。”这正如“道”所示:天时的运行和地理的变迁,一定要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的运行法则。
风水作为一个专用词,已有独特的概念,对它的理解是:所谓的“风”,即天时也,宇宙中星体的运动能产生风,且星体的运动有其周期变化之时间性,这就是指三元九运说。所谓的“水”,即地利也,水会随不同的山川形势而有不同的变化,意为地球上的山川形势、环境布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元运的变化而改变其形局,以达到最佳的有利空间。
风水也叫堪舆,为中国之独创,源于道教之易经思维,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天人感应之理念来改善命运、调整运势的秘术。由于其义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神秘的幽光!使许多有志于探究风水学的人,虽穷经皓首却仍未深入堂奥。
要研究风水学,首先必须理解“风水”二字的深刻内涵!“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着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代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明代徐善继在《地理人子须知》中说:“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这就是说,风水是门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使万物生长之吉气。
堪者,天道,仰观天文;舆者,地道,俯察地理;人在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学问。亦是人类与自然界融合的学问。每个人都可以学亦应该学。其它一切的褒贬之辞。皆是有心之人所为。学堪舆者,亦应效法堪舆,亦即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些甚么?这就是个人的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风水入门必备基础知识

第2个回答  2021-03-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