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戟在古诗中的作用

详细一点,最好说明一下意象,能多给点带“剑”,“戟”的诗词曲更好
因为我要写论文1500字,希望能多给点资料和个人分析 ,就没人回答吗?

一种是表现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比如说是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玉龙就是指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 也是指锋利的宝剑

也有指的是自己的才能

比如说贾岛的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

一般就是这2种

戟 有时候是代指霸王项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9
一、“剑”在古诗文中一般做名词或动词,用法不同,读音也有差异

剑、劒 jiàn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jiàn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获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二、“戟”和“剑”相同都可做名词及动词;但虽用法不同,读音却是一样的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干(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动词〉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第2个回答  2010-03-2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3个回答  2010-03-24
在传说中黄帝铸就轩辕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代表着天地间至高无上的权利,剑成为了身份的象征。曹操有两把剑,一名倚天,一名青罡,曹操手持倚天剑,指挥作战。在刘关张三人结义里,刘备拿到的是双股剑,而关羽张飞拿到的是刀枪,亦已说明刘备的身份。隋唐演义中,李世民也使得是剑,说明其地位高,而其他人比如说李元霸使铜锤,程咬金使板斧,秦琼使锏等,虽然他们武艺高强,但是地位还是不高。唐朝时期剑已经成为士大夫的象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