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文学意境具有哪些审美,希望回答的具体些,详细些

文学意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比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

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扩展资料

结构特征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眼前 ”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

一部分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称为 “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 “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生命律动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

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诗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诗心、宇宙的灵气。因此我们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

(1)表真挚之情; 

(2)状飞动之趣;

(3)传万物之灵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意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3
审美意象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本质特征:哲理性
  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 你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
  (二)表现特征:象征性
  金字塔的象征

  余光中《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泽与长河 /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仗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三)形象特征:荒诞性
  形象的荒诞:
  刑天;孙悟空;丙崽;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

  情理的荒诞:
  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尤奈斯库《犀牛》
  贝克特《等待戈多》
  (四)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参与

  意象的创作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
  抽象思维严格引导了客观对应形象的设计

  — 格里高利为什么变成“甲虫”而不是毛毛虫?
  — 杜丽娘的故事为何发生在“牡丹亭”而不是玫瑰园?

  (五)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
  意象鉴赏是从具象还原到抽象的审美求解过程,需不断思考和追问:what?Why?
  马拉美:诗应当永远是一个谜

  好的意象,总有无数个谜底使人难以解答。
  加缪:一个象征实际说出的东西,总要比他有意表达的东西要多。
  李商隐《锦瑟》
  陈凯歌《百花深处》
  审美象征意象
  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
  以象征性和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
  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
  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请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30
(一)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二)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希望帮助到了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29
去看文学的《美学》,《文学理论导引》
第4个回答  2018-06-30
1.情景交融
2.有无相生
3.言有尽而意无穷
4.辩证的哲理智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