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合同分则规定了多少个合同,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分则规定了19种合同,分别是:
1、买卖合同;
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3、赠与合同;
4、借款合同;
5、保证合同;
6、租赁合同;
7、融资租赁合同;
8、保理合同;
9、承揽合同;
10、建设工程合同;
11、运输合同;
12、技术合同;
13、保管合同;
14、仓储合同;
15、委托合同;
16、物业服务合同;
17、行纪合同;
18、中介合同;
19、合伙合同。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第六百零三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
(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6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客运合同、货运合同、多式联运合同)、技术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物业服务合同、行纪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等19类典型合同,其中运输合同有客运合同、货运合同、多式联运合同3个小类,技术合同有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3个小类。规定在《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第二分编典型合同第九章至第二十七章。与原《合同法》比较,典型合同由15个大类增加到19个大类,其中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伙合同为新增典型合同,原居间合同名称变更为中介合同。
第2个回答  2022-01-26
民法典第三编为合同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民法典合同编采取通则、典型合同、准合同的体例设置,总共二十九章,规定了十九种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合同、物业服务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等。
法律分析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双方的意思都表示一致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简单地说就是把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固定下来,说明白,说清楚,那么达成一致的这个事项就是协议,在法律上就叫合同。一般来说,生效的合同和协议法律效力就是相同的,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失效。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综上所述,按照合同定义,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建立、变更和解除民事关系的协议就是合同。按照规定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双方自愿签订、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法规等。国家对撤销合同的情形重新作出了界定。如果双方签署合同的时候存在欺诈、强迫等行为时,当事人一方可以提出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3个回答  2020-06-06

民法典合同编规定的有名合同很多,你看民法典目录也看得出来。一一复制粘贴没太大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