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的诗人辛弃疾,在诗中呈现出一种什么的风格

如题所述

    《清平乐·村居》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⑶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⑷翁媪(ǎo):老翁、老妇。

    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⑺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⑻卧: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3
农村生活/安逸/温馨
第2个回答  2010-03-18
体现出辛弃疾一种回忆童年的风格!!

参考资料:自己

第3个回答  2013-03-12
回忆童年的风格
第4个回答  2010-03-25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他出生时北方久己沦陷于女真人之手。其祖父辛赞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纤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又常常亲眼目睹异族统治下汉人的屈辱与痛苦并感受到北方人民强烈的反金情绪,这一切使少年的他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61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众起事,加入耿京义军,共图恢复。在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后,他率五十多人突袭敌营,生擒叛徒。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鉴判,二十三岁的他抱忠仗义从此开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初来南方,辛充满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他热情洋滋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都为人们广为称诵。
他本“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可是,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却只让他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南归几年,竟是“官不为边阔,手不掌兵权,耳不闻边议”,驰骋沙场、收复失地的理想始终未能实现,而他“刚拙自信”的性格也使他难容于当时的官场,多次被弹勃罢官。“南归后的四十五年中,他前后总共被弃置闲居了二十年之久。就是在任职期间,也总是进进出出,呼而来,魔而去,最终是“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
辛弃疾生当乱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他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可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在晚年他含泪自嘲道:“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鹧鸪天。不寐》)残酷的现实一遍遍撕扯着词人那颗永不甘沉寂的心灵,他只能把他的壮志、他的热血、他的悲愤和无奈一起溶入他的词作,向世人表白。于是,他的词就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英雄的豪情与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个人理想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正如《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因此,当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之后,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有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其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向来被人誉为“英雄之词”,词风慷慨悲壮,激情洋滋,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一、豪壮慷慨里见忠肝义胆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他们都是至情至性之人,词作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迈开朗著称,但是辛词的这种豪迈与苏轼还是有不同之处。
苏轼一生坎坷,但他的忧郁多为个人的怀才不遇而慨叹,以旷达的脚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嘴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而且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积极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他的词就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再者辛以报国为己任,却生不逢时,郁郁而终。他的忧郁多为国为民。他的词中也常作旷达语,但带上国家、民族及个人重负的心却让他无法把冲动的感情化作平静之语石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而更多地是用他那摩天大笔抒写出英雄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如:“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产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等。
在他脍炙人口的《破阵子》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词作中哪种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扭结,所形成的大起大落,反差强烈的高崖瀑布般的冲击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旅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一句“可怜白发生”,情绪陡转直下,梦醒了,理想落空了,人也老了:词至此收尾,如一首壮曲戛然而止,无声处更可见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强烈的反差,给人更多难以言表的苦闷与悲愤。
辛弃疾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想起当年的满腔热血,南归后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志,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答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胸怀壮志,所以起笔意境开阔,楚天千里,秋色无边。因人心中有愁有恨,似乎美丽的远山也在“献愁供恨”。愁恨为何呢?北望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仅存半壁。而自己就如闲置身边的这把“吴钩”,空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不得一遂报国之愿。以物比人,怎不引起诗人无限感慨呢!北望故乡难归,南渡又遭排挤,孤独的游子看着空自佩戴的宝刀,一遍遍地拍打着栏杆,“无人会,登临意”,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流去,这种悲哀更显休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辛弃疾表面上常常领略着山水田园风光的恬静之趣,但心灵深处却不停地涌起波澜,令他常常不能自己,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也因现实的无奈而悲愤,时而又作旷达之想,强自宽慰。辛词就在这种矛盾的交织和碰撞中形成了它特有的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风格。了解了辛当时的境遇再来读他的这首词,让人在千百年后还能感受到这种发自肺腑的英雄的慨叹!
二、婉约含蓄中显赤子丹心
都说辛词豪壮,但他的婉约细腻也一样搜长。他的《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是一个典型。上片由眺望青山开始引出对知己叶衡的称赞和对青山的联想。辛词的想象总是离不开他渴望报国杀敌的战场。青山连绵,如纵横疆场的战马无数,能让他挥戈跃马,实现多年的梦想。可是烟雾迷蒙中,青山隐没了,一个“终”字写出了他的盼望之久,含蓄中更隐隐透出了深切失望。下片由望青山转为挪愉沙鸥。由人愁才发白引出对沙鸥全身白色的嘲解。表面上愁的是沙鸥,但隐约感到鸟愁是虚,人愁是实,作者想用幽默洒脱来强自解愁,但带着上片隐隐的失望,在他不能自解的痛苦的痴笑中,让人在淡淡的恍悟中情不自禁地为之落下辛酸的眼泪。
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况且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这首词表面写充满哀怨愁情的深闺女子,实际是作者落寞怅惘的内心写照。辛弃疾南渡十几年可抗金主张一直未被朝廷采纳,如今却要被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内心失望惆怅可想而知,“作者发泄刚强之气,不是振臂疾呼,而是“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将感慨寄寓于美人香草的具体形象描述当中”,以一女子的身份层层抒写哀怨落寞怅惘之情,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在婉约含蓄的外衣之内,有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那是他渴盼国家强盛的一颗耿耿忠心啊!
三、挥洒纵横中透真性真情
辛弃疾不仅沿续了苏词雄放阔大的气势,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丰富的学养和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
从中唐起,词一直是以“诗余”的角色出现,即“作诗之余偶而为之”。到苏轼,虽将怀古、游仙、咏怀几类题材入词,但大多是歌酒应酬、迎来送往、赠妓遗诗、留连光景之作,政治斗争、社会生活等多只在苏轼的诗中出现,而“真正使豪放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还待稼轩”。“前人曾说杜甫每饭不忘君,那么辛弃疾则可说是每饭不忘抗金了。“词在辛弃疾手中,无论是赠别、祝寿,也无论是酬答唱和,都把民族的灾难、抗金的情怀、现实的苦闷·“·注入词中”。如《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本为友人韩元吉祝寿,却又批评了投降派,抒发了自己“整顿乾坤”的壮志豪情;如《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本是宴别,可又是由怀想刘邦伟业写起直至现实“胡尘未断,塞马空肥”,极尽慷慨悲凉。而他的抒情述志、登山临水、怀古咏史的词作,则更加自如地抒发其抗金豪情与感慨。如《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等。
词发展至此,只有到辛的笔下,才将大量的时事、政事、国事、军事和生活琐事融为一体,写入词中,至此,词彻底摆脱了“诗余”地位,辛开拓词境范围的功续,在文学史上光照千古。除了内容,在形式上辛词还呈现出一种极度率真自由的风格。都说苏轼以诗为词,辛是以文为词,在辛的手中,词的语言变得更加自由奔放,变化无端,他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辛词中,有严整的对句,形式整齐,内容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刻划出战斗迅猛快捷的场景,尤其“的卢~霹雳”还能给人带来明显的音响效果,使人如临其境。也有许多随手可拾的古书中现成理语,使词具自然流畅的散文美。如“八百里分庵下炙”(破阵子》)、“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还有夹杂许多语气助词的文言句式,如“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苑羹妒脍哉?”(《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即厌倦了官场就应急流勇退。难道是因为家乡味美的妒鱼和纯菜羹而弃官还乡吗?用了“岂为。?,哉”的反问句式加强了“不是”的语气,强调了退隐之因是“倦”和“早”。他用形式不拘的语言形式,有对话、问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自问自答,即引出悬念又自己强化了答案。又如“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沁园春》),起始就以“汝”呼杯,责怪酒杯紧随自己,自称“老子,’(老夫),将酒杯人格化,用对话的形式让它和自己上演了一出喜剧,使全词富有谐趣,成为辛词中很独特的一种类型。在辛词中,还有大量俗语、口语也揉入词中,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感皇恩》)、《消平乐村居》全词等,纯粹的口语,自然清新、朴素活泼。
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自由率真,究其原因,首先因为辛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事行文都较为奔放自由。其次他不是以一个文人来给自己定位,而是作为一名武将或是政治军事家,在他的词作中没有那种文人难以摆脱的媚俗之风;再次辛弃疾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只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心绪和状态,因此辛词在内容和形式显得更加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最后是因为辛弃疾始终把他个人施展才华的渴望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他的情绪的感染力也因此被充分扩大了,他词中的欢喜、哀愁、愤怒等种种情绪才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心。这样,辛将豪放一词的创作风格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前人固无可企及,后人接踵亦无复达到其高峰”。
辛弃疾的词,是发自英雄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呐喊,穿过千年的时空,至今依然强烈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这种永远不忘民族国家、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辛弃疾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他的英雄之梦,但他慷慨激昂的呼号和悲歌却在后人的心中塑造了一个永远不朽的英雄形象,并以此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的后来人!当然辛词中也有许多的弊端,比如用典繁复,在格律上不甚在意,豪放中带有粗放之疑,不过也无损其词作所散发出的高尚爱国情操及人格魅力,也许这就是读辛词给我的最大的震撼,吾辈当共勉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