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保险公司可能比一些商业银行还大。
我们先看看《保险法》是怎样规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
我们再看看《商业银行法》是怎么规定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
2015年2月,苏宁电器也想涉足保险行业,向保监会申请成立天伦人寿后被拒绝了。
其实很多保险公司背后的股东都是很牛逼的,
比如百年人寿的股东万达集团,
复星联合的股东复星集团,
华贵人寿的股东贵州茅台等等。
保险公司的规模不是决定倒闭与否的因素,
如果经营不善,再大的保险公司也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1、监管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每年都会审查保险公司四次对偿付的能力。
用的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C-ROSS体系。
如果能通过这个测试,意味着保险公司能扛过百年一遇的大灾难。
如果测试没通过,那保险公司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银保监会会想各种办法,让保险公司把偿付能力提升上去。
比如股东增资、暂停开设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的保单,甚至强制保险公司把手中的优质资产卖掉。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证客户理赔时,必须拿出钱来。
2、保险公司的后盾——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把一些大的承保单位再分保给另一保险公司。
接受这一保单的公司就是再保险公司。
通俗点说就是在保险公司撑不住的时候,专门跑去擦屁股的。相当于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
还不放心?没关系。
3、保险保障基金
大家平时购买的每一份保险,都会自动被抽出很小一部分,用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证金是指国家可以通过保证金,掌握保险企业的一部分实有资金,以保证保险企业的变现资金数额。保证金一般按规定上缴国库或指定银行,不予动用。
目前为止,这笔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只有一个作用,万一保险公司出事了,拿来兜底。
真出了事,国家会帮你找“背锅侠”的。
所谓背锅侠,就是先公开招标,找愿意接手的公司(一般人想接盘都抢不着),如果没人愿意接盘,国家会直接指定某家保险公司接盘,原保险公司的所有保单,依然有效。
总的来说,保险公司作为企业,破产是正常的。
但是破产后必须有人收购,或者强制接管,不可以解散。大的可以分成小的,小的可以合并成大的,我们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所以说,大家在之后购买保险时,不要纠结于保险公司的大小,应该明确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大小公司一样安全,只是在业务规模和知名度上有所不同。
没有一家大保险公司不是从“小”公司走过来的,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时间去孕育。
事实上,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真的“小”。
比如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不久的保险公司之一: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合资寿险公司,注册资本54亿元。
持股公司包括:中国光大集团、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这四家公司什么来头?
光大集团的背后是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鞍山钢铁集团更不用说了,国内第二大钢铁国有企业,国务院监管的央企。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小保险公司实力不怎么样吗?
还有另外一些小保险公司:
比如复星联合的股东是复星集团、华贵人寿的股东是贵州茅台等等。
就不一一列举了,一经查看,每个保险公司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小”保险公司只是因为它刚成立不久,名气不大,但是并不代表其产品实力就差。
奶爸做过那么多的产品测评、也整理过大小保险公司的排行、理赔额、保单销售等情况;
其实,了解背后公司靠不靠谱,关注的不应该是其大小,而是保险赔付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虽然从理赔金额来看,小保险公司确实比不上大公司,但是赔付率并不亚于大公司。
这是从小保险公司本身实力出发,证明它们值得被推荐。
“货比三家”“择优录取”,这是我们选购商品的习惯。
保险产品众多,要选择一款产品,把它们拿来作对比,性价比高者得,这是人之常情。
保险代理人从客户的需求上出发,更多地推荐小公司的产品,是因为这些产品确实优秀,不怕拿出来对比。
再者,目前年轻人保险意识更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尤其是网络这方面的应用。
互联网保险的出现,催生了多家“小”保险公司,方便了大多数人进行投保、理赔,省时省力。
而很多年轻人经济方面尚不宽裕,对价格比较敏感。
传统大公司与新兴小公司产品一对比,难免会对价格产生质疑。
在保障内容不相上下,甚至更优质的情况下,保险代理人自然会偏向推荐小保险公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