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

如题所述

根据《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CCD)及其亚洲区域执行附件,以及亚太经社会防治荒漠化网络会上多次重复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国情,确定的土地退化是指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直至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资源衰退演变过程,亦即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不应当只包括纯粹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沙漠)、石质或砾质荒漠(戈壁)、盐漠、风蚀雅丹地和高寒荒漠。对于基岩裸露的裸岩山地(石山),要把由于自然形成的裸岩景观如冰川刨蚀裸岩地和由于人为活动如陡坡开垦造成表土冲刷致基岩裸露的石质坡地区别开来,后者才能称之为石漠化。荒漠化土地可划分为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工矿开发型荒漠化土地、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和潜在危险的荒漠化土地等等级。

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1996)初步查明中国已经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3.7万km2,占国土面积(陆地部分)的8.7%。其中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为37.7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5.0%,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为37.1万km2,占荒漠化土地的44.3%,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为6.9万km2,占荒漠化土地的8.3%,工矿开发型荒漠化土地约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的2.4%,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41.0万km2。如将已经存在的和潜在危险的荒漠化土地合计在内,共有224.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23.4%。

喀斯特地区的森林植被一旦遭受破坏,不仅难以恢复,而且必然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地退化、基岩出露,形成奇特的石漠化景观。根据1999年TM卫星影像解译,贵州土壤具有明显侵蚀的面积为7318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水土流失加剧了石漠化的过程。

袁道先(1995~1999)认为,石漠化是指植被、土壤覆盖的喀斯特地区转变为岩石裸露的喀斯特景观的过程,这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严峻的生态问题,导致了喀斯特风化残积层上迅速贫瘠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石漠化的形成基础,但包括人口压力、土地利用规划和实践的不合理、大气污染等人类活动触发了这一事件的所有过程。

屠玉麟(1996、1999)认为,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过程,所形成的土地称石漠化土地。

罗中康(1999)认为,喀斯特地区的森林植被一旦遭受破坏,不仅难以恢复,而且必然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地退化、基岩出露,形成奇特的石漠化景观,简称石漠化。

综上,我们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