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说话”表演艺术是怎么从兴起到繁盛的?

如题所述

唐宋以来,民间广泛流行一种叫做“说话”的表演艺术,说话就是讲说故事。“说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说故事和说书的传统。

东汉时代的“说书俑”,歪头吐舌,缩肩耸臀,极为生动地显示出,说书艺人讲到紧要关头时手舞足蹈的神态。三国时期,曹植背诵过徘优小说。这种徘优小说融表演与说唱于一体,是说话艺术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到了隋代,侯白的《启颜录》里已经用“说话”来专指讲故事了。进入唐代,“说话”已经变成一种专门的表演艺术,风靡一时,上自宫廷,下至民间,无不在“说话”。郭泛《高力士外传》记载:上元元年七月,太上皇移杖西内安置。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茎雄草木;讲经、论议、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

这表明唐肃宗时,“说话”已经从民间进入了宫廷。诗人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里有“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的诗句,这里的“听话”,就是指听说书人讲唱故事。元稹本人也作了注解说:尝于新昌宅听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

“《一枝花》话”就是当时民间传说的李娃的故事。除了“《一枝花》话”外,还有《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等唐话表演,唐朝的说话技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唐代还盛行一种由当时寺院僧侣向民众进行佛教宣传的“俗讲”。这种“俗讲”,开始时只是单纯演说经文和佛经故事,后来逐渐演变,也讲唱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汉将王陵变》、《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昭君变》等。

“俗讲”与“说话”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说话”在发展上不仅吸收了“俗讲”的某些形式和技巧,而且在题材内容上也深受影响。

进入宋代,随着宋代工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经济的繁荣,“说话”也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当时城市中出现了许多专门表演各种民间技艺的瓦舍勾栏。

北宋时,京城的瓦舍已颇具规模,到南宋时,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向中小城镇发展,构成遍布全国的文化娱乐市场。

在瓦舍勾栏上演各种民间技艺,除“说话”外,还有杂剧、傀儡戏、诸宫调等。《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瓦舍勾栏,十分繁闹,游者如云,“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当时,“说话”是一种重要的技艺,深受人们的喜爱。说话艺人的人数也相当多,据《武林旧事》记载,仅南宋临安城就有说话艺人约百人。

同时,说话艺人之间的分工也愈来愈细,因内容和形式以及艺人们各自的专长不同,“说话”又分为四大家: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

四大家中,以小说、讲史的影响最大,尤以小说家最有影响力。因为小说基本上是取材于城市平民各阶层的生活,它对现实的反映最为直接及时,故事的内容是市民听众熟悉的,且又能真切地反映市民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因此在当时最受欢迎。

在艺术技巧方面,小说家也有超越其他家的优点。《都城纪胜》曾指出,讲史书的“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顷刻间提破”也就是说当场把结局点破,一次性把故事讲完。

《梦粱录》里指出小说具有“捏合”的特点,所谓“捏合”,一是指小说可以把当时的社会新闻同说话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二是指虚构编造。

随着说话技艺的日趋繁盛发达,说话艺人渐渐有了自己的职业性的行会组织,如杭州的小说家就成立了自己的行会组织,组织称为“雄辩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