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抒发了什么的情感

如题所述

十五夜望月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健创作的,是关于中秋月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诗名又可以称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整首诗只有四句共二十八个字,每两句为一层意义,分别书写了中秋月色和赏月的心境,展示的是一幅与其他热闹场景不同的冷清寂静的中秋之夜的场景。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这一幅清雅、静美的图景不禁诱人遐想: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轮明月吧,可是不知道秋天那浓浓的愁思落在了谁家?
作者抒发的是何种情感还真是难以界定,笼统的说是思念之情吧,虽然最后一句提到了家,可以理解为对确认的思念,但更为确切的理解本诗应该是作者节日独处的寂寞抒怀。
第2个回答  2020-02-28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有些版本作“在”。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同是望月,但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第3个回答  2023-02-23
《十五夜望月》抒发了诗人在日圆之夜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