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并不如卫青和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呢?

如题所述

首先李广的名气之大和司马迁的《史记》分不开,司马迁在棉鞋李广是运用的手法很多,不单一的用的是历史笔法刻画李广的的一生,还有很多事迹和轶事突出李广的性格和才能,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感叹怀才不遇和时运不济。都是借助李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遭遇,算是一种寄托表达。

另一方面李广更朴实,更接地气。李广是有群众和百姓基础的,能够得到贫头百姓的爱戴很敬仰。此外三个人都是功绩显赫,但是李广发展起来的比较早,时期一样,但是李广当时年纪已经很大,卫青和霍去病还是正是活跃时期。主要是李广的经历触动了当时的很多人,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也值得大家崇拜很佩服,在当时的背景下,像李广这样的能人异士很多,但大都没有伯乐相中,却得不到重用,在那个时期李广就像大家的代表人物。此外卫青和霍去病都属于外戚阶层,李广是属于平民阶层,不管哪朝哪代,百姓还是多余皇亲国戚的,所以李广的事迹会比他二人传播的快而且多。李广的战绩在大家眼里都是战绩靠自己打出来的,其中的过程远远要比卫霍二人艰辛,自然人民更加的佩服和崇拜。

另一点司马迁也是借助李广来写自己的一生,司马迁曾经也觉得自己生不逢时,遭到汉武帝的宫刑。李广立下汗马功劳,按道理也是要被汉景帝封侯的,却因为李广听命了梁王调遣,就没有给任何的封赏。所以司马迁在写李广是写的赞赏话语更多。后来一些人正是借助李广的不公,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抨击自己的怀才不遇。觉得自己像李广一样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抒发自己的不公和不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8

后人确实留下了许多关于怀念李广的诗词,与李广相比,战绩更加卓著的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却鲜有人怀念。这主要是因为李广一生没有被朝廷封侯,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将李广当成了汉朝抗击匈奴的代表,在怀念李广的同时,还怀念汉朝时期,所有为抵御外族的英勇将士,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卫青、霍去病。

李广算得上是一个悲情英雄,以至于唐代大才子王勃有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讲述的是李广一生没有被朝廷封为侯爵的遗憾。李广作为汉景帝、汉武帝前期抵抗匈奴的主要将领之一,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抗击匈奴,但是那时候汉朝对于匈奴还没有大规模作战。

小规模战役虽时常展开,但李广的战功不足以达到封侯的境界。当汉武帝主动攻击匈奴,开战大规模作战时,李广已经开始了力不从心,卫青、霍去病开始展露头角。李广的遗憾,让后人替他惋惜,也让后世许多大才子联想到自己的境遇,这才有了众多借李广喻自己的诗篇。

怀念李广最有名的诗词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的飞将军后人多认为是李广,因为李广当时曾被称为飞将军。但是经很多学者考证,后人诗词中的“飞将军”不仅仅是指李广。汉朝有许多有名的将领均有过被称为“飞将军”例子,比如卫青。所以这个“飞将军”不仅仅是指李广,他更代表着当时许许多多抗击匈奴的勇士们,这其中也涵盖着卫青、霍去病、以及千千万万的将士。

第2个回答  2020-03-23
因为李广有料,好发掘,借李广的遭遇可以发自己的牢骚。广大文人对卫青霍去病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都觉得自己像李广一样怀才不遇,没有卫霍这么大的狗屎运!但他们也跟李广一样,从来不会反省自己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0-02-12
文人及民间传说十有八九不靠谱,在那个时代卫青霍去病再功比天大都一样他们是靠皇后卫子夫的,这点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十分突出卫子夫的地位。按现在的话那时候的人认为外戚是吃软饭的。第二外戚出现对皇帝是好事可以建立自已嫡系政治势力,但对其它人而言是机会让人抢了,认为不公平。
第4个回答  2020-01-29
因为成功各有不同,而败犬的哀鸣总是一致的(上级看不起我,不给我机会,不给我施展空间等等,却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