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

如题所述

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司马一族诛杀曹氏几千余人,曹芳其实并非是无动于衷,而是无可奈何,因为曹芳手里并无实权,也无能改变这一切。当时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托孤大臣,两个人一个掌握政权,一个掌握兵权,曹芳作为皇帝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权力,空有一个皇帝的名号罢了。

当时的司马懿被曹爽多年打压,他深知曹爽容不下自己。后来,曹爽带着曹芳外出祭祖,此时,司马懿迅速发动政变,这次政变不仅控制了皇宫,还因为曹爽的失误而导致曹氏失去兵权,最终只能任由司马懿宰割,而作为皇帝的曹芳其实也无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一切都听曹爽的,而曹爽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平陵之变其实算是司马懿的一场赌博,赌的就是曹爽的性格。曹爽作为一个武将确实有能力,想必也是因为军事才能强才能作为托孤大臣的。在司马懿逼迫他交出兵权一事中,他的反应实在是正中司马懿的猜测,他乖乖交出了兵权,否则司马懿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能夺走曹氏的天下。

当时的曹芳其实年纪也还小,朝政上的事情由司马懿做主,军事方面的事情由曹爽做主。曹芳在那个时候几乎就只是一个挂名皇帝,每天锦衣玉食地养着,偶尔跟着大臣们学学如何处理朝政,根本没有机会跟众大臣打交道。一方面司马懿和曹爽控制的太紧,另一方面,曹芳也没有机会去创建属于自己的政治环境,因此在那样的情况下,曹芳其实不能做什么改变,因此才会有人觉得他无动于衷。其实与其说曹芳无动于衷不如说他的态度是无可奈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曹芳当时十八岁,并未亲政,由曹爽掌控军权,但是曹爽无能,竟然选择了投降,只想着能保富贵就好。对曹芳来说,不管谁打败谁,他都是皇帝,曹氏一族人才的衰落,可见一斑,这是曹芳政治敏锐性太低或者压根没有,要么能力缺乏,无能为力,而非无动于衷。

那么曹氏一族究竟怎么了,高平陵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曹芳又什么情况呢?

想当年,曹操英雄一世,曹丕文武全才,曹叡也有所建树,然而却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到曹叡这代,竟无子继承江山,只得收养宗室之子曹芳,临终托孤又所托非人,托给了暗藏野心的司马懿,只求富贵的曹爽。司马懿毕竟是外姓,所以军权大多掌握在曹爽手里。

曹叡死后,曹爽就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排斥士族和异己,夺了司马懿的实权,甚至欺压太后。司马懿却隐忍不发,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凡是被曹爽排斥打压的对象都会成为司马懿结交利用的对象,司马懿在曹爽面前却装得很弱,甚至假装生病辞职,让曹爽麻痹大意,信以为真。

很快机会就来了,曹芳十八岁那年,曹爽陪同曹芳去拜祭曹叡,司马懿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政变,控制了太后并利用太后,控制了京城和京城部分军队。就这么一点力量就颁布曹爽罪状了。也许司马懿已经老了,实在等不急了,不成功就成仁,这可真是一场豪赌。

但这场豪赌司马懿赢了。

司马懿借太后名义下诏,以曹爽在朝中培植势力,把持禁卫军,欺压太后,专横跋扈,虽不是君主却行君主之事为由,要曹爽投降认罪。曹爽平时专横跋扈,遇到自己被讨伐,竟然不知所措,觉得自己即使投降,仍然会是富贵人家。在拥有绝对的远大于司马懿的力量,甚至有天子在手的优势条件下选择了投降。

有人骂曹爽是猪脑吧?他这一投降,失去军权后,紧接着司马懿就给他安了个图谋不轨,将曹氏一族近5000人全部杀害。

曹爽有军权都投降了,对于曹芳这个尚未掌权的小皇帝能做到什么样呢?他没有任何计策或者方法,或者有,遇到这么一个曹爽还能怎么运用呢?简直无能为力。甚至他可能会觉得,等他两虎相争,我自还是皇帝?

所以,曹芳无动于衷一是年龄小,二是确实才能有限。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因为曹芳根本没有多少实权,而且自身能力也有限。再加上辅佐他的曹氏宗人曹爽也在司马懿发动政变之后很快就投降了,所以曹芳就更没底牌与司马懿一战,自然也就无法为那些被杀的曹氏族人报仇雪恨。

曹芳并不是皇子,只是因为魏明帝不曾拥有子嗣,所以才从旁系族人那里过继了一个。当魏明帝去世的时候,曹芳尚且年幼,所以需要有人在一旁协助他处理政事。魏明帝为他挑选的两位帮手分别是同是曹氏一族的曹爽,以及司马懿。两人一对比,同是曹氏出身的曹爽更比司马懿更为可信,所以他也就得到了更多的重用。

司马懿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并未因此感到担心,反而就此养精蓄锐。当有一年曹芳与曹爽二人一同前去给先帝扫墓的时候,于是司马懿趁此时机兵变,这场兵变也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曹爽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马上集结军队对司马懿进行反攻,反而是投了降。要知道当时司马懿控制的也不过只是京城内的兵马,京城外的兵马完全可以任凭曹爽与曹芳调遣。结果曹爽却投了降,从而助长了司马懿的嚣张气焰,对曹氏家族更是毫不手软,一下子杀了五千多人。

因为曹氏家族绝大部分势力都是掌握在曹爽手中,所以他一投降,曹氏就再无对抗司马懿的实力,所以很快就被司马家族取而代之。同是曹氏一族的曹芳即便想要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也苦于手中无权无势而只能选择无动于衷。

第3个回答  2019-11-26

魏朝齐王前十年(西历249年),曹维权及其官员在高坪岭发动政变,对曹魏政权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次政变甚至对吴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魏明皇帝曹锐说起。魏明年间,天命似乎对曹家不友好,导致魏明没有直子继承王位。然而,曹锐不得不从曹丕弟弟曹张的儿子曹凯那里继承曹方,成为曹丕的养子,并在未来继承他的王位。曹锐死的时候,曹芳还是个孩子,于是,曹锐把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义。

没想到,曹锐死后不久,曹爽就开始在朝廷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欺负太后,让朝廷的每个人都四处张望--毕竟曹爽的影响比司马义稍大,从这点不难看出曹锐死后,他担心司马义会对曹家不利,司马义很有耐心,一方面,他麻痹了曹爽。另一方面,他秘密接触可以自己使用的力量,和曹芳到高平陵为曹锐扫墓,司马义趁机发动政变。

曹魏的变化也被吴国皇帝孙权看到,这使孙权晚年惧怕朝廷中许多根深叶茂的大臣,并发动清剿,直接影响了吴国后期的皇族血统和政治风尚。

不难理解,曹凯为什么选择坐视不管高平陵的变化。首先,就个人能力而言,曹凯并不比曹爽高得多,也不具备扭转局面的能力。其次,曹爽自首后,法院的权力重心转移到司马家族。即使曹凯想辗转反侧,他也很虚弱,很难扭转局面。

第4个回答  2019-10-10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因为曹芳透了司马懿的做法,所以忍着悲痛,装作无动于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