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如题所述

‍‍

柏拉图的“洞穴喻”是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故事。一般人就像那被囚于洞中的囚徒,只知影子并认为影子为最真实的,而不知在影像之外尚有构影之光和构影之物。“洞穴喻”最形象地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在这一比喻中,至善理念被看作是照亮一切者,没有光一切皆不可见,而没有“善的理念”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柏拉图把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称前者为“可见世界”,后者为“可知世界”。在“洞穴喻”中,可见世界的“光”和可知世界的“太阳”,前者喻指习惯或经验或传统习尚中的善,而后者是指构成整个宇宙基本秩序和价值体系的至善。哲学首要的任务是要指明灵魂如何才能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这种“灵魂转向”构成了柏拉图理念论哲学的基本原理。《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斐德诺篇》以理性驾驭两匹马的比喻来说明这三个部分的关系:其中一匹马奋力升向理念王国(激情,理性的全力支持者);其中一匹马则竭力把奔向人世间(欲望,与理性是针锋相对的)。正因为人的灵魂具有这种分裂的本性,正因为这种分裂构成了人向善或向恶,驰升于可知世界(理念世界)或沉沦于肉欲诱惑,因此灵魂要免于堕落就必须转向。只有灵魂从他的“流放地”(肉体)回返自身或回忆自身才可称之为“灵魂转向”。柏拉图《理想国》继洞穴喻的描述性对话后,就是一场关于“灵魂转向的技巧”的讨论。柏拉图所说的灵魂转向实际上是要使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协调一致,听从灵魂的理性部分的指挥,只有这样灵魂才能转离变化世界,灵魂本身的“视力”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柏拉图认为,由于灵魂的真正本性是超感性的,所以它只有上升到理念世界,返回本原,才能找到无上的幸福。    有必要说一下柏拉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差异:中国思想中阴阳图式的“光喻”,是将“光明”(阳)和“黑暗”(阴)看成是互济互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它的最形象的象征就是“阴阳鱼”的图案。在这个图案中,光明和黑暗在同一个圆中比肩而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象征着存在的完整性。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是致力于追求某种超感性绝对的理念和本质,而是从“事物之呈现于当前”(阳或者“阳面”)和“事物之能如此呈现的背景”(阴或者“阴面”)这两个方面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3

什么是生命的真相、智慧以及意义呢?

你可能用比喻来说明这个深奥的问题。

「存在」就像一趟陆路或是越洋的旅程、像登山、像场战争、像本书、 像条线、像场赛事、像个机会,或者像是转瞬即逝的飘摇灯火。

但是,2,400 年前一位历史知名的思想家,他说生命就像是手被上铁链吊在洞穴里被迫看着石墙上闪动的影子的人,太好笑了,对吧?

这正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七章「洞穴寓言」里所提到的,这位希腊哲学家利用检视诸如正义、真理和美丽等概念,在「理想国」里设想出一个完美的社会。

寓言里讲到有几个囚犯打从出生 就被监禁在一个大洞穴里,背向洞口、无法回头望。

他们对洞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不过洞口外偶尔会有人和其他东西经过,在囚犯对面的墙上映射出影子和回声,囚犯们为这些幻象取名和归类,深信这就是他们认识到的到真正的实体。

突然间有一个囚犯被释放了,而且生平首次被带出了洞穴。光线刺伤了他的眼睛,而且他发现新环境令人困惑。

当被告知说周边的事物是实体而影子不过只是倒影时,他根本无法置信。

虽然阴影对他而言还是那么真切,但是他的眼睛逐渐地调适过来了,直到他可以看着水中的倒影、直视实物 最后还能看着太阳,他才知道太阳的光线是他以前所见的各项事物的根源!

囚犯重新回到洞穴来分享他的发现,但是他对阴暗再也不能适应,而且看着墙壁上的那些影子让他想起了吃尽苦头的日子。

然而,其他的囚犯认为这段旅程让他变得既愚蠢又盲目,他们粗暴地排斥要解放他们的任何举动。

柏拉图将这趟旅程当成是一个哲学家试图去教育普罗大众生命是怎么一回事的一个寓言。

大多数人不仅习惯于自己的无知,而且还会将任何指出此点者视为敌人。事实上苏格拉底在现实中,被雅典政府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判处死刑,其学生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 来贬斥雅典的民主,大力推广哲学家国王的统治

凭借洞穴的故事寓言,柏拉图表达的自己观点:大多数人太顽固、太无知,从而无法管控自己。

但是这个寓言 2,400 年来 一直激发着我们的想象力,因为它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去解读。

很重要的是此寓言和 「理形论」有关联,那是在柏拉图其他的对话里所发展建立的。

其确信如同墙上的影子一般,在实体世界里的东西是理想形式有缺陷之映射,就像是圆满或美丽。

这样来看这个洞穴就引出了很多本质上的问题,包括知识的源头、表征的问题、 与真相的本质。

对于神学家来说,这些理想形式存在于造物主的心中;对于语言哲学家而言,把理想形式当作语言学的概念,这个理论会阐述在抽象的语词下把实体物品分组的问题。

其他人仍旧好奇,到底我们真的能知道在洞穴外的东西真的比影子更真实吗?

就像我们过着日子,我们可以对自以为了解的都有信心吗?

或许有一天,一道光线可能打破你最基本的假设,你会不会挣脱拘束力朝光线前进,即便是赔上了你的朋友与家庭

而仅仅是为了寻求紧握着安心和熟悉的幻象?事实或是习惯? 光线或是影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这能让你好过些,那么我告诉你,你并不孤单! 我们许多人其实都都在这关卡住了呢!

第2个回答  2018-01-02
‍‍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用来试图解释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理型世界的倒影,理型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完美的。这就好比是模具和造出来的物品的区别。同样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好比是在洞穴中,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了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却把它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而我们人类中的哲学家们在转过身来时,看到了真正的世界的样子,看到了理型的世界本身,而不再只是倒影。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本源的答案。于是他奔走相告,试图让普通人明白虚幻的“现实世界”本身;可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所谓理型世界的意义,而认为其生活的世界才是本质的所在,认为哲学家是试图扰乱其正常的生活。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意义在于,哲学家试图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打破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蒙蔽双眼的有色眼镜。

‍‍
第3个回答  2018-01-02
‍‍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可以这样理解。洞穴好比现实的世界;洞穴里的囚徒是世界里普通的人类;影子,是人类感官所感知的世界;火光,是迷惑普通人的感知的种种障碍;洞穴里真是的物体,是感知背后的本质之物;太阳,是理念世界最终的真理,最高的善(我姑且大致粗劣地理解,不细究具体的概念)。现实世界里普通得到大众至多看见世界的表象,很少思考和发现本质,更不会发现最终的真理。但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一些天才式的人物,挣脱身上的枷锁,发现宇宙人生的奥秘。这些人也往往是革命式的人物,他们的结局往往是悲剧的,比如为真理献身。愚昧的人类怎么会理解他们描述的真理呢?苏格拉底、哥白尼等不都为真理献身?我们人类好比囚徒,被各种东西束缚、限制。真正能挣脱枷锁的人很少,而掌握真理的他们多是献身于真理。这种悲剧有促使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