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苏联将一只3岁的小狗送入太空,它的最终命运如何?

如题所述

1390年,正是明朝建立后不久,一个叫做陶成道的炼丹师把一圈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背着两只大风筝坐上椅子,命旁人将火箭引燃,想要靠着火箭的冲力把自己送到天上。可惜火箭却直接爆炸了,陶成道最终身死硝烟之中。

这就是“万户飞天”的故事。现在,万户已经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还被取名为“万户”。万户飞天虽然失败了,但他却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于飞天的热爱和向往。

终于到2003年10月15日时,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后,我国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万户的梦想。但早在1957年时,有一只流浪狗却先整个人类一步,率先进入了太空!

这只流浪狗的名字叫做“莱卡”,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吠叫着”,因为不同于其他流浪狗,莱卡身体强健还十分亲人,见到人总是摇着尾巴吠叫叫着,显得十分有生命力,于是后来便被取名为“莱卡”。

就像医学上研究出的药物在进入市场前,需要先进行动物实验一样,在上世纪50年代,全世界航天技术才刚刚起步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保证飞船和宇航服能够保证人在太空中的生存。

加上每一位宇航员都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因此,当时的苏联自然也就相当谨慎,于是便开始选择一些动物进入太空,为之后要上天的宇航员铺开前路。而莱卡就是这些动物的其中一个。

相比于家养宠物狗,作为流浪狗的莱卡显然适应性更强,而且莱卡还十分服从命令,所有的训练指示都完成得很好,当时的研究者们给了它一个家,而它将要前往神秘的太空中,为人类亲眼看看这个地球和浩瀚无垠的宇宙。

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后,莱卡终于成为了一只合格的“宇航狗”。1957年10月4号,苏联研制的“史普尼克2号”卫星也已经准备完毕,与莱卡已经颇有感情的训犬师和科学家们悲伤地将莱卡送上了“史普尼克2号”卫星,因为这颗卫星本身就没有返航的计划。

“史普尼克2号”在众人的注视下升空了,很快它就消失在了视野中,而在密封舱里的莱卡也离开了地面,进入了太空,成为著名的太空犬。

进入太空后的“史普尼克2号”给地面传输回来了大量的数据,为以后的载人航天提供了经验与数据,并精准测算了各类辐射的强度。同时,在莱卡身上也放满了各类生命仪器监测装置,让地面的人能够随时了解莱卡的生命状态。

据当时苏联公布,莱卡最终在10月8日死亡,因为当时的舱室内已经不剩多少氧气,为了尽量减少莱卡的痛苦,地面便启动了莱卡所在的密封舱里的注射器械,对莱卡实行了安乐死。

10月10日,在发射之后的第六天,“史普尼克2号”最终因为电池耗尽而关闭了电源,与地面彻底失去了联系,而莱卡也跟“史普尼克2号”成为了太空之中的流浪者,永远围着生它养它的地球运转着。

1958年4月14日,卫星最终在环绕地球近6个月后,重新坠入了地球,并烧毁在了大气层中,而莱卡也在此化为了一颗流星,消散在了天地之间。因为莱卡的贡献,在几年的数据收集下,1961年时,宇航员加加林就成功进入了太空,并环绕地球一周后回到了地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而唯一让人感到有些悲伤的是,在2002年时,俄国发布了莱卡真正的死亡原因和时间。原来在发射过后几个小时内,莱卡就已经死亡,死因是中暑,并不如之前苏联公布的那样,莱卡在最后的时间并未得到安乐死,而是经受了极大的痛苦之后,才离开了人世。

但无论如何,莱卡已然成为了一只传奇的流浪狗,永远载入了人类历史之中。它对于全人类的贡献十分之大,而所有人都将铭记它的牺牲,在航天之梦上更进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