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藤上七个娃,《葫芦兄弟》为何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如题所述

小时候看了很多遍《葫芦兄弟》,长大后又推荐给儿子看,才看了个开头他就提出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老爷爷这么厉害,他是不是大BOSS?

厉害在什么地方?在峭壁上闪转腾挪、身手敏捷是小事,穿山甲钻破葫芦山时,那股妖风把外面变成了冰天雪地,飞禽走兽都瞬间冻成了冰雕,然而站在风口的爷爷却毫发无损……

咳咳,我们暂且把这个称作“主角光环”吧!

穿山甲

穿山甲一句轻描淡写的“怪我不好,不小心钻破了山”,接下来就是介绍蛇精和蝎子精已经关了9999年,还差一年就可以化为灰烬了(我要是爷爷我就拍死你啊)。

葫芦兄弟

好奇心比孩子还重的爷爷跑进山洞一探究竟,遇到穿山甲,拿到葫芦籽,种在土里,然后收获了7个孙子(难道不应该是儿子么?)。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却又头脑简单,除了被蛇精洗脑的紫葫芦。

蛇精

蛇精的形象太妙了,原画作者的审美观相当超前,如今很多网红脸都参照了蛇精模板——瓜子脸、大眼、小嘴。由此还衍生出一个梗:妖精,快放了我爷爷!后来在《蒙面唱将》里,腾格尔就用这个作为他的代称。

蝎子精

蝎子精没啥本事,是个丑陋的应声虫,至今也没想明白这跨越物种的夫妻关系是怎么来的。大概它充其量也就是个被利用的合伙人吧!

现在回头想想,中国动画里的反派人物,蛇精的本事当属头筹。7个葫芦娃属性各不相同,她却可以利用每个娃的弱点逐个击破,甚至利用紫娃收拾他的葫芦兄弟们,这是诛心啊!

要不是老爷爷在关键时刻手握神器出现,蛇精差一点就把那啥炼制成功了。

有人说,蛇精守护那块毫无价值的石头,是因为那石头是补天石,从而推理出蛇精其实就是女娲……这样一解读,感觉整个三观都被颠覆了。

其实我觉得最细思极恐的是——这部动画片整个就是一 虐 娃现场呀。

巨石夹身

铁刺穿身

水浸

冰封

还有刺瞎双眼,被火烧,等等。

……

全都是蛇精根据各位葫芦娃的弱点设计的酷 刑,好残忍!灰太狼和光头强都不敢这么演。

其实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动画片,会发现很多片都糅杂进了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内涵丰富。

这也是得益于那时候的审查制度较为宽松,作者们的想象力空间更大、发挥自由,所以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也是产自于那个年代,比如《黑猫警长》、《魔方大厦》、《天书奇谭》、《镜花缘》等等。

以上介绍的几部片以及《葫芦兄弟》都是出自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都表示过,上海美影厂的动画曾指引了他们的启蒙之路。你们知道吗?80后、90后的童年基本上都被上影厂承包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葫芦兄弟》诞生于33年前,是一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创出品的剪纸动画片。

因为故事太过经典,近年来对它的“解构”与“深度分析”从未停止过。

甚至由《葫芦兄弟》衍生出的动画、梗和网络段子,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这部作品本身。

穿透岁月、穿破次元壁的影响力,就是它文化价值的最大体现。

1、葫芦兄弟是中国动画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

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寄托大陆文艺青年心中浪漫与幻想的“圣地”。

1986年,中国刚刚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刚刚实施,中国海军核潜艇首次远航训练才刚刚告捷。

在经济科技都在初步发展阶段的大环境下,这部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以精美的画面和曲折的故事,成为了当时国产动画的经典,占据了上美音像制品总份额的18%。

2、葫芦兄弟有着丰富的网络衍生产产品

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老牌IP,因为生动立体的角色和曲折有趣的故事,葫芦兄弟衍生出了大量的的改编作品和各种表情包。

还有“下了一宿的小电影,最后发现是葫芦娃”这种网络段子。

葫芦娃的故事,在今天还被网友恶搞为“七少年入室抢劫,小夫妻一死一伤”。

《十万个冷笑话》是衍生作品中的翘楚。

葫芦娃的能力辨识度更高↓

人物性格的细节更丰富↓

对于反派形象的颠覆也让人耳目一新↓

“不要叫我大王,要叫我女王大人!”

这些衍生作品的成功,有很大程度是源于《葫芦兄弟》原作中“非脸谱化”的人物形象。

比如葫芦娃明明是小孩子,却战斗力超强,在动画里还被施加了各种酷刑作为他们实力的佐证。

比如蛇精和蝎子精作为大反派,却不吃人,只食用鸡鸭鱼肉和水果,吃的比现代人还健康。

最开始他们绑住爷爷,也只是为了自保,主动提出的和解想法,反而被爷爷拒绝。

蛇精和蝎子精夫妻二人,一起被关了9999年,却还相敬如宾,甘苦共患难。

这些立体的人物形象,一波三折的故事走向能够引起观众高度“共情”和长久的记忆。

当衍生形象与原作形象交错叠加时,反而产生一种奇妙的“幽默感”和共鸣。

3、葫芦兄弟有着巨大的解构空间

因为故事情节大都发生在黑暗潮湿的洞窟里,葫芦娃和小妖的战斗往往一地残肢断臂,非常“写实”。

《葫芦兄弟》被年青一代的网民解读为带着cult片元素的哥特式风格动画,从五行讨论到七曜,甚至还挖掘出了“故事中的故事”,解读出不少隐藏剧情线。

比如蛇精代表女娲后人,葫芦娃代表盘古(谐音),爷爷则是代表炎帝后人。

虽然这种解构始终带有现代审美视角的局限性和一厢情愿的理解。

但是一部时隔三十三年的动画作品,依旧能被年轻人以不同的视角热烈讨论和解读着,足以证明这部作品长久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第2个回答  2019-10-17

说起《葫芦兄弟》,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作为一部积攒了千千万万人回忆动画片的主人公,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动画的灵魂人物。这部86年的剪纸系列动画片,仅仅十三集,但是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中国原创动画经典。

动画片主要围绕七个本领各异的葫芦兄弟来对抗两个妖怪夫妇描写。葫芦山遭受了妖怪的侵袭,穿山甲告诉一位村庄的老爷爷,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蝎子精和蛇精。老爷爷种出了七彩葫芦,里面有七个小娃娃,最后由他们消灭妖怪,解救了葫芦山。

首先,从人物设定上已经对善恶进行了明显划分,动画片中葫芦兄弟的形象是七个胖胖的小男孩,光着脚丫,可爱又活泼。,老爷爷也是慈祥而善良。反观反派,蛇、蝎本来在大众印象中就是一类的毒物,片中蛇蝎丑恶的人物形象更是跟七个葫芦娃的正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不论是从美术还是配音上,都做到了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更是为这部动画加分不少。故事的结局也是一贯的邪恶终究战胜不了胜利,七个葫芦娃变成了七色山峰将妖怪镇压下来,保护了爷爷保护了大家。

值得一提的是,《葫芦兄弟》的主题曲应该更出名,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传唱度非常高。

现如今,有了中外都十分优秀的动画作品,但葫芦娃这部经典动画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重温也会非常有童年的感觉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7

一句话评价:葫芦兄弟是一部告诉大家人性各有其优缺点,但是想要做成事就需要内在妥协和团结的动画片。

1、大娃红色。 这是热情奔放之色,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单纯、开朗,充满着激情,甘愿为理想的事业做出牺牲。然而,激情也意味着冒进,往往不顾后果,过度的轻率反而导致了灭亡。

2、二娃橙色。 这是温柔宽容之色,是发自人文主义的终极关怀。 耳聪目明的能力令他成为一个善良温和的人,但是,温柔也意味着软弱,宽容也意味着轻信,蛇精洞察到了二娃的这个弱点,将其诱入了梦花缭乱的迷宫之中,二娃终于被毁去双目与听力。

3、三娃黄色。这是刚强坚韧之色,代表着奋进与勇气。 除了最终决战外,最令人荡气回肠的,就莫过于三娃与妖精之战了。刀枪不入铜头铁臂的三娃逆袭妖精洞穴,打的酣畅淋漓,意气风发。 三娃因为过于刚强而不懂屈伸, 成为了掉落的“牙齿”,反陷入了蛇精的柔剑束缚之中,终于失败。

4、四娃绿色。这是和平慈悲之色,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四娃在七名葫芦娃中最有悲天悯人之心,从他一开始出场到结束,始终不曾伤害过任何一个人,他默默地扮演着一个辅助性的济世角色,宛如一片宁静的云。“我们去救人吧。”(第七话)这是他唯一句令人印象至深的台词,却折射出了他整个的人生观。 

5、第五种使徒的颜色,是青色。 这是愤怒不平之色,嫉恶如仇。 五娃对周遭的事物时时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从来不忌惮直爽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有着好与坏,善与恶的鲜明区别。一旦确立了方向,就要全情投入,容不得一丝杂质与逆流。

6、六娃蓝色。 这是开朗活泼之色,他是隐形的,是自由的风,无拘无束。凡俗的道德藩篱,无论妖怪的还是葫芦娃的,都与他无关,他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率性而来,随性而去。这自由奔放的意志,使得六娃成为唯一一位从未败过的葫芦娃。

7、七娃紫色。这是阴沉思辩之色,是七色中最接近黑色的颜色。 七娃的倒戈是整个动画的重大转折点,当他自葫芦中诞生出来,向蛇精和蝎子精喊出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令所有人为之错愕;先前六娃东奔西走营造出的大好局面因此崩溃,整个正邪对比态势急转直下,葫芦娃“净化世界”的行动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七娃是特别的存在,他的能力凌驾其他六位葫芦娃之上,却是以最小的弟弟身份出现。他心中隐藏着的阴暗一面,在精神污染侵蚀之下急速地扩大起来。精神污染,这是对七娃叛变具有关键性的一步。令人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手法,是经蛇精之手来完成的。

总的来说,葫芦七兄弟,代表了人类的七种情感。单一的情感,并不能构成整个人格,唯有将这些聚合在一起之时,才算是完整的。放纵自己在特定一个方面的情感,就会使得平衡感彻底失去。所以当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七位葫芦娃做出妥协合体的决定后,他们才变成了终极形态,打败了妖精。

第4个回答  2019-10-17

其实现在再看葫芦兄弟的时候,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那时候,大家不用想什么房子、车子,也没有什么按揭、摇号,只要有一两册《葫芦兄弟》的书、连环画,就很开心了。

那个曾经能连看上两三集动画片的日子,简直是像过节。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娃,不论是你喜欢二娃,还是她喜欢六娃,亦或许喜欢酱油帝七娃的,大家能围在一起争论谁战斗力更强。并且熟悉到主题歌也随口就能哼出来:

葫芦娃,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

风吹雨打,都不怕……

经典,不是说复制就做的到。

一转眼三十年后的今天,当陪伴我们的葫芦娃都变成小腊肉了,我们还能看什么?

七个鲜肉一台戏,个个性格鲜明,该霸蛮的霸蛮,各司其职完成自己任务的电视不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