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溥仪退位时,隆裕太后事事都顺从,唯独哪件事宁死都要坚持?

唯独哪件事宁死都要坚持?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溥仪也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君主,由于当时年纪尚小,国政都是由隆裕太后在处理。在袁世凯于隆裕太后磋商退位事宜的时候,她事事顺从,但在关于退位后每年的给的费用开支上却是一步不让。

1908年随着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去世,已经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隆裕太后临危受命,接管了大小事务,面对此时的起义军她无可奈何只好重用袁世凯。在这之后,袁世凯的势力和权力已经极度的庞大,后来强迫清帝退位,隆裕太后自知无法抗衡,只能同意。在商谈退位的诸多事宜的时候,隆裕太后事事顺从,唯独在一件事上态度强硬。

就是袁世凯在溥仪退位后许诺每年给予300万的补助,但隆裕太后坚持要再多加100万,起初袁世凯不答应,但在太后的坚持下最后袁世凯也妥协了,同意加到每年400万的补助。随后,隆裕太后在退位诏书上亲手盖上了玉玺,清王朝正式宣告结束。

隆裕太后在溥仪退位后不久,就因为自觉罪孽深重,没有办法释怀,长期郁郁寡欢,最后在1913年病逝。而袁世凯为表尊重,也是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但事实上,不管隆裕太后再怎么样也无法改变清王朝的结束。因为这是历史的浪潮,注定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是不可能再延续下去的,唯有人民自主才是最好的出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他最反对的事情就是让光绪帝退位,因为这个太后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他一直坚守着中国的传统礼教对于皇帝的位置是非常执着的。
第2个回答  2019-10-22
清帝的逊位是我国结束封建社会的标志。在这段历史中,一位女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她代表清廷提出退位条件时,什么事都答应,只有一件事宁死不从。

这位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女子就是隆裕太后。她是慈禧的侄女,光绪帝的妻子。光绪帝认为她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容貌也并不出色,性格又怯懦,因此很不喜欢她。慈禧太后去世之前留下遗命,选了溥仪为新的皇位继承人,而隆裕也成为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由于隆裕年轻又是女子,溥仪又年仅三岁,朝政大权基本上都掌握在摄政王载沣的手里。仅仅维持了三年的时间,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被迫交出了手中的权力,国政大权还给隆裕。

此时袁世凯的势力已经崛起,为了夺得国家大权,袁世凯一边对大臣晓以利害,一边收买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对太后恐吓威胁。他还许下了承诺,称如果清帝退位,有优厚的待遇。隆裕详细分析了当下的形势,也只得答应让清帝退位。但有一件事她却死活不答应:那就是在签署协议书时,袁世凯虽然曾经允诺经济补偿,但是在协议书中却只写了300万元的字样。隆裕太后大怒,强烈要求每年追加100万元。袁世凯认为300万元已经足够,但太后却始终不肯让步。袁世凯无奈之下,只得给付每年400万元。随后隆裕太后亲自在退位诏书上加盖玉玺,清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隆裕晚年一直郁郁寡欢,认为自己是大清的罪人,1913年病逝。袁世凯命全国为她下半旗致哀,也是对她顺应历史潮流的举动表示最高的尊重。
第3个回答  2019-10-21
在清末,溥仪退位时,隆裕太后知道大清气数已尽,体面的退位还可保留满清皇室的一丝尊严,如若是顽强抵抗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只是她在和袁世凯讨论清帝退位之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时后,出现了一点不和谐的插曲。隆裕太后几乎答应了民国提出的所有条件,唯独对一件事情誓死反对,那就是民国每年支付给皇室的费用总额,当时袁世凯代表的民国主张每年是300万两,然而隆裕则坚持要求400万两,两人一时间僵持不下,气氛变得相当尴尬。不过最终签字确认的时候的确是400万两,具体隆裕和袁世凯如何讨价还价就不得而知了。
第4个回答  2019-10-23
那就是贞洁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