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好段好句赏析 急求急求

如题所述

大概看了下三十三回,称得上名句的也就这一句:“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对于这句话有赏析文: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箫琴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每读毛泽东同志的这诗,就仿佛看到了三国时代的曹操,扬鞭催战马,逐鹿在北南。
曹操的名字,对我国人民来说,那是太熟悉了。一提起他,不少人就想起戏剧舞台上的那个白脸奸相。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于宦官家庭,在东汉末年的朝政日蜞怀日腐败中度过了前20年,在军阀蜂起,天下大乱之际登上了政治舞台。他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抒发了他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悲哀和由此产生的平定天下的愿望。他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他为实现政治理想要延揽天下人杰的思想:山不嫌弃尘土乱石才称其为高,海不嫌弃涓涓细流才称其为深,我只有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世家》),才能把天下人统一在我的麾下。历史上的曹操,正是从一兵一卒抓起,从一官一吏用起,用了19年的时间,将长江以北的局面扭转过来,实现了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
谈曹操用人,当首先谈他的气度。
曹操这个人,政治抱负宏大,在用人上,气度很是不凡。这在他与袁绍起兵的对话中,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武帝纪》)
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曹操最想任想争的是刘备和孙权。刘备是三国时蜀国的创立者,他在羽翼未丰时,曾一度与曹操合作。那时的刘备,虽然势孤力单,但在曹操看来,这是个可与自己打天下,也可与己争天下的屈指可数的英雄人物。“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因此,他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先主传》)总想把他纳入自己的营垒。刘备不甘在曹操之下,表面上应付着曹操,实际上另有己图,他与曹操翻脸后,一次被曹兵打得大败,妻子和大将关羽都被生俘。在这前后,曹操的谋士程昱、郭嘉等,几次提醒趁机杀掉刘备,可曹操的回答只是一句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三国志·武帝纪》)明知刘备是劲敌,也有机会杀他,但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也不肯下手,这是何等的气量!惟恐杀一,丢掉一片,这又是多么的高明!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统治者,他比曹操晚生27年,当是曹操的后辈。曹操从公元190年起兵,到208年挥师南下,整整19年,几乎是大战必胜。没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时,因遇到孙权等人的顽强抵抗而惨败于赤壁。这一败,使曹操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了虎虎有生的新的一代领袖人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在后期,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并采取过多种措施,想把孙权拉过来。他让阮瑀为他起草的《与孙权书》,完全是站在平等立场上讲话,从“百姓保安全之福”,孙权也可为天下一统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劝导孙权与他合作。在曹操的殷殷招纳和刘备的夹击之下,孙权终于做出了称臣的表示,如果不是曹操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死去,他把孙权争取过来是大有可能的。那样,三国的历史,就会以一老一少两位政治家的握手,大洒南北的统一而改写。
三国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思想着把另外两主用起来。孙权作为后生,对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至于御将,古之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对他来说,保江东是大局,不可能产生如何用曹操的念头。刘备是曹操的同辈,在曹操设法团结他时,他想的只是如何钻曹操的空子,捣曹操的鬼,也没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业绩是成正比的。天下三分,曹操得二,刘备和孙权各偏安一隅,绝非偶然。
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最值称道的,还是曹操正确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时,只有本家庭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四千兵马。他想任刘备未获成功,但在任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了奇效,这样就使他在短短的几年内,造就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荀彧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业,”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荀彧,高兴地称他是“吾子房也。”(《三国志·荀彧传》)郭嘉看透了袁绍“未知用人之机,”也跑到曹操营垒,曹操喜而赞之:“真吾主也”(《三国志·郭嘉传》)。官渡大战时,沮授、田丰、许攸都是袁绍的重要谋士,张郃、高览都是袁绍的大将,除田丰被袁绍忌杀外,都临阵投降了曹操。
“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原为袁绍记事,替袁绍写文章,将曹操挖苦得骇然汗流。曹操抓住他后,惜他文采出众,只教训了几句,仍任他做了管文书的官。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忌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即使对那些降而复变或叛己投敌又被捉到的人,也千方百计再争取过来。宛城战前,张绣投归了曹操,因曹操要娶他的婶母,张绣一怒之下打了曹操措手不及,把曹操的爱子曹昂、心腹战将典韦等,都杀死了。在一般人看来,曹操记张绣之仇该记一辈子。可是曹操不这样。他在官渡与袁绍打仗时,不由地想起张绣是如何厉害来,很想把他弄到身边以对付袁绍,于是派人游说招纳。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象根本没有前事,不但封他作了杨武将军,后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官渡战中,张绣果然为曹操立了大功。魏种原是曹操的故旧好友,衮州战役曹操败绩,投敌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说:“唯魏种不弃孤也”。没想到,魏种也逃叛而去,这真是大伤了曹操的脸面。不久,将魏种捉到,有人说,把他杀了算了。曹操思量再三,“唯其才也”,还是“释其缚而用之”(《三国志·武帝纪》)。如此对待魏种,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纷纷自动返回。官渡胜利后,下属搜集到本营中一些人给袁绍写的欲降信,问曹操如何处理。曹操连看都不看,把信都烧了,便说:在大战时我自己还有丧失信心的时候呢,更不用说别人了。“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三国志·武帝纪及引魏氏春秋》)曹操这一把火,不知将多少人对曹操动摇的心,烧炼为对他的忠诚。对曹操和袁绍都很了解的杨阜,称曹操“能用度外之人”,(《三国志·杨阜传》)真是一点不假。
领导就是用人,用人要有气度。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才能大业能成,成常人难成之举。我们要实现的是四化伟业,我们要调动的是各个方面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身为现代领导者,实应比曹操的用人气度更恢宏才是。

下面是整个三十三回的赏析文:

三国演义虽以三国为名,但实际上三国直到孙权称帝才正式形成,那已经是公元229年的事了,在演义中谈到此事时已经是九十八回,几近结束了,假若以曹丕篡位,东汉灭亡来作为三国形成的标志,也要到八十回,而以刘备得汉中并进为汉中王为分界点也是七十三回的故事,所以我们常说的三国演义,大半部分说的是东汉末年的故事。

自然,称之为三国演义自然有其道理,我们大凡说故事,需要说前因后果,而这三国演义,不单说三国,而更是说刘曹孙三家是如何创立三国的故事,我们看演义第一回,以黄巾起义为开端,先引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再曹操登台,到了第二回,江东孙家的奠基人孙坚也开始亮相,这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作者蓄意为之,所以我们可知,三国演义实际上说的那就是三国英雄人物的故事。

如此一来,对三国演义便有了两种划分办法,一种以三国的创建来划分,所谓前三国是群雄并起的时代,以曹操击败袁家为一标准,而中三国可视为刘曹孙三分天下的那段故事,后三国则是三国建立后到西晋一统天下,也是全章结束,中三国和后三国的划分正如上文所言,或以曹丕篡汉或以刘备进为汉中王为标志比较合适。

而另一种方式则是以英雄人物为划分标准,三国演义的主角是谁?并非刘关张,也非曹操,更不用说孙权了,而是诸葛亮是也。三国之中,作者对诸葛亮给予厚爱,对其事迹美化和描写无人可及,即便是同样受到推崇的关羽也不能相提并论。演义一百二十回中近半是为说那诸葛孔明的忠诚才智,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以诸葛亮莫属,所以以人物来划分,中三国是以刘备知诸葛亮之名到五丈原武侯身亡这段成一故事,而后三国则可被视为诸葛亮身后的英雄故事,那时早期的英雄已经大都逝去,我们称之为后三国英雄时代也不为过。

因此,我将前三国时代的结尾便选在这第三十三回上,一来以第一种划分方式来说,这回便是曹操彻底击败袁家势力,巩固北方之时,二来以第二种划分方式来说,其实之后第三十四回到第三十七回,都是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做的铺垫而已,诸葛亮不见其人,但是其声却一点一点渗入刘备之心。而前三十三回则是纯粹的没有诸葛亮的前三国时代,因此,我便将前三十三回定为前三国时代。

那前三国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是个乱世时代,原本相对安定的东汉王朝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权威,皇帝变得虚有其表,那些原本朝廷的官僚们与地方势力结合起来,割据一方,并为着人口,地盘,财富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即便是相对稳定的荆州益州也面临着与江东汉中的对峙,更别提这场战争的重灾区兖青徐豫各州了,神州大地,烽火四起。十余年中群雄争斗。终于由曹操将北方大致一统。前三国讲述的便是此时群雄争霸的故事。前三国之中,虽说在部分细节上做了改动,添加了部分虚构情节,比如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但是相比较中三国为了诸葛亮而做的改动相比,前三国的演义还算是大致符合历史,其中主要以曹操统一北方为主线,描写了中原战场的情况,其中间或谈到关中和江东的局势,为之后的三国鼎立埋下伏笔。

对于演义来说,历史只是一个大舞台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所展现的英雄人物,和中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的一枝独秀不同,前三国时代并没有局限于一两个英雄人物,而着重的是展现一个众生相。其中以曹操,关羽,刘备,张飞,吕布等人较为突出。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赵云,关羽,诸葛亮是作者最为偏爱的角色,而在前三国时代,诸葛亮还没出现,赵云则表现的机会不多,只是在界桥一战崭露头角,而后长时期没有他的篇章,只是通过刘备暗自的担忧来侧面表现赵云的能力,但是赵云真正大显身手的时刻还是在之后的演义之中。惟有关羽在前三国时代便奠定了自己的形象,在之后的华容道水淹七军只是为了添砖加瓦而已。所以我们先说说关羽形象的奠定。

关羽第一次亮相是在第一回中,关羽一上场的第一句话便是:

“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这不单是和刘备张飞两人的志愿相合而引出桃园结义,也是初次表现关羽对国之忠,而后再以刘备的角度看关羽相貌: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又在攀谈中道出关羽来历:

“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短短几十字便现出一个不畏豪强的好汉形象来。对关羽来说,之后灭黄巾只是牛刀小试,真正的亮相则是那温酒斩华雄,先以俞涉潘凤的死来表现华雄之能,再以关羽出场,那句“其酒尚温”将关羽之威风展露无疑。

这之后关羽便没有太多的大场面,只是如十四回借刘备之口说“吾早晚欲与尔议事,”来体现关羽之智,或二十回关羽要斩曹操来表现关羽之忠了。

但是这些小事终比不上一次大场面,就象赵云之七进七出,张飞之长坂桥。而关羽终于得到了机会,而且一次便是两次,第一次是斩颜良文丑,颜良文丑可非华雄可比,颜良击败徐晃,文丑射中张辽,两人是一等一的大将,而关羽却能斩之,如此一来,关羽这一流武将的身份再也跑不掉了。而第二次则便是那次出名的归刘备。

关羽之归,如同诸葛亮之亮相一样,是个大工程,先是二十五回,关羽兵败在土山定三约降曹操为之后的归定下基调,再以曹操连番的重赏试探和关羽的对应表现关羽对刘备之忠义。其中以对张辽的问答,与刘备的回信,及对曹操的留书最为体现关羽之忠义,

再之后就是那出名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终于将关羽这个忠义角色完全表现出来,之后的只是巩固而已。

相对关羽来说,张飞则是扮演了传统演义中的莽将角色,就好象水浒中的李逵,说岳中的牛皋,说唐中的程咬金,这种角色往往是一种调和剂,卤莽而又不失纯真,比较而言,说唐中的程咬金和说岳中的牛皋更多的带有一种喜剧色彩,而水浒中的李逵比较纯真,而在原来的评书中,张飞也确实带有很多的喜剧元素,不过在演义中,喜剧元素渐渐被淡化,卤莽的一面更多表现出来,如在第一回中,便安排张飞与刘备那突然的相遇:

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这般的问话和随后的同举大事之言假若放在刘备和关羽身上,都显得不协调,而在卤莽的张飞身上,则是那般的合身,而作者在之后更是加强这种感觉,比如因受轻视要杀董卓,鞭打督邮,醉酒失徐州,古城初见关羽却要斩杀之,这些或是虚构或是真实的故事都将一个卤莽但是又疾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表现出来。而对于张飞的武勇,比较关羽那么多的斩杀大将战例来说,张飞则少的多,主要通过与吕布的几次交锋,关羽在曹操面前对张飞武艺的赞颂,来表现张飞之勇,而这样的描写也达到了极好的效果,等到长坂桥上张飞三声喝退百万曹军,读者也并不觉得突然,反而认为理所当然,只有猛张飞而非其他任何人能做到这个效果,这便是之前对张飞的描写成功之处。

至于吕布,我在第十九章一文中便已经说过,吕布是演义中常见的那般武艺天下第一带有传奇性的英雄角色,每本演义都需要这样一个天下无敌而又有戏剧性冲突的英雄来点燃气氛,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虽然说选择吕布作为这个角色有吕布在历史上行为的关系,但是将其塑造成天下第一则有刻意的成分,如著名的三英战吕布便是如此,原本三国志平话中不单有张飞单骑战胜了吕布这一说,而且还有吕布被董卓众将擒住才归降的说法。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这些都被祛除了,吕布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但是演义中天下第一的角色结局往往是悲惨的,大都是早死的命,而且这些角色往往不是贪财好色就是头脑简单,吕布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了。或许其中也包含着作书的文人对这些只知恃武之人的蔑视吧。

此外,袁绍的昏庸刚愎,袁术的妒贤嫉能,孙策英勇而又急燥的性格,在演义中也有相当出色的描写,即便是陈宫,田丰,沮授,审配,王允,郭嘉这些次要人物,我们也能从演义寥寥几笔的描写体会出其中的个人魅力来。

自然,在诸葛亮之前,关羽之外,演义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还是曹操和刘备,而两人却是完全不同的对立面。

对于曹操,罗贯中可以说表现的相当的出色,曹操第一次出场是在平黄巾中,那时的介绍只是将史书上的原话抄下而已,真正的作者创作在于第四回中,在王允召开的宴会之上,众人皆哭,却只有曹操大笑,充分显示了曹操的与众不同,而曹操献刀更是精彩,我们且看演义中。先是曹操入内,说:“马羸行迟耳。”,引得董卓将吕布遣出寻马。再是曹操暗忖:“此贼合死!”,但因多疑,不敢轻动,等到董卓面朝内坐,曹操终于擎刀在手,却被董卓发现,而此时曹操借献刀之名逃过一劫,随后当机立断,乘马逃离。这段描写展现了曹操多疑,但是又多智果断的性格特征,这点在同一回与陈宫结伴而行杀吕伯奢一家又显现了一次,并以曹操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其做了总结。再如十七回,攻打袁术粮食要用尽时,先令仓官用小斛,再斩仓官之头,安军心。三十回见许攸来投奔,一方面喜出望外,跣足相迎,一方面却不肯告之真情,其军粮从一年,半年,到一月,还是不肯说实话,最终还需许攸道破才罢。

曹操的性格不单如此,他对人才的重视在演义中也有详尽的描写,且不提对典韦和郭嘉的哭祭,对关羽的爱才,就以第三十三回与崔琰的对话就可见一斑,曹操称冀州人口众多,真是大州,没想遭到崔琰一番抢白,称其“冀民暴骨原野,丞相不急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先计校户籍,岂本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这样的抢白曹操的反应却是改容谢之,待为上宾,实在是人所不能及的地方。(不过日后崔琰还是被曹操杀死。)

应该说曹操的性格相当复杂,集机智多疑,豁达果断,尊贤爱才,又畏人知心,明理,残忍好杀,多才多艺为一体。清朝诗人赵翼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是:“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以我来看,这个评价用于曹操身上也很适当。

演义对曹操性格的描写十分成功,这是贯穿整个演义而并非局限于前三国之中,或许可称曹操是演义中除诸葛亮之外塑造最成功的人物,这一来是因为曹操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出彩,二来曹营之中是以曹操为主体,其他文臣武将都是次要角色,这样不会分散曹操的戏分。三来也是因为曹操的事迹有大量的记载,而演义最大限度的采用了这点,所以我们称演义中的曹操和史书上的曹操是很相近的。

相对曹操而言,刘备的塑造演义某种程度上就比较失败,刘备早期的事迹比较少,这样供演义发挥的空间就大了许多,但是演义在这点上做的并不好,一方面为了表现刘备的仁,搞出一些虚构情节,比如刘安杀妻,之后的摔阿斗,但是这些情节的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为了显示诸葛亮和关羽之能,将大量刘备所拥有的功绩转嫁到诸葛亮而关羽身上,这点倒是十分的有趣,因为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个演义主角在刘备阵营的关系,最大的演义受害者成为了刘备,自己的功绩几乎都被剥夺,差点就成为一个只会哭鼻子和问军师怎么办的角色了,反倒是与诸葛亮站在对立面的曹操,却因祸得福,因为自己的阵营中没有刻意要加强的角色,所以也没人为他分担那些本就属于他的功绩了。演义如此安排,但是历史上的刘备却并非这样,而演义中又大量采用了历史记载,如此一来,导致刘备的角色非常的别扭,与曹操相比,演义中的刘备就不是真实的刘备。演义中对刘备这个主君的塑造并不算很成功。比较而言,演义中刘备更象关张的兄长,诸葛亮的知音,而不是一个驰骋沙场的主公。(关于刘备与曹操的角色,日后再专门寻一章叙述之)

总而言之,前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角色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着自己,不过这一切总会结束,三国演义将迎来真正的主角,而那些还在演义注视范围内的角色依旧将发挥着自己的光热,新的角色也将陆续到来,真正的三国就要来临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