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谢谢

如题所述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1、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2、密度与浮力
知识点: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形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密度: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kg/m(kg·m-3或g/cm(g·cm-3)】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 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g:9.8N/kg或者10N/kg

3、压强p
知识点:
压强(p):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力(F)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S:受力面积
p=F/S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F=G=mg F:压力 G:重力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g:9.8N/kg或者10N/kg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液体在同一深的的各处、各个方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点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4、机械与人
知识点: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吗,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
定滑轮 F=G物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h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P= W/t P功率 W:功 t:时间
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前者叫重力势能,后者叫弹力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所以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m、h有关,弹性的大小与形变有关。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下降时,h变小,v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反之 (2)形变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恢复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5、小粒子与大宇宙
分子
物质的组成 电子(带负电)
原子 中子
原子核(带正电) 夸克
质子(带正电)

一切物体都由分子组成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分子动理论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不存在着间隙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下面更清楚些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3-12-11
买本习题,好多总复习的题里都带所有公式的。
其实公式背之前,首先要理解了。然后就好背了要不然,即使背下来,也不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