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语字的成语

又说又笑,气愤热烈
说话很乱,毫无次序
巧妙的话一句接一句
要带有“语”字的

急!!!!!!!!!!!!!!!!!

带语字的成语 (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冷言冷语、快言快语、自言自语、鸟语花香、语重心长、甜言蜜语、窃窃私语、
语焉不详、闲言碎语、语无伦次、牙牙学语、流言蜚语、三言两语、喃喃自语、
花言巧语、一语中的、只言片语、言多语失、一语双关、好言好语、千言万语、
恶语相加、快人快语、詀言詀语、龙言凤语、恶语伤人、夸诞之语、七言八语、
言语道断、口绝行语、浮语虚辞、三言二语、拑口禁语、窃窃偶语、能言快语、
默默不语、言颠语倒、蛮歌獠语、语近词冗、一语九鼎、燕语莺呼、俗语常言、
语妙天下、不言不语、诓言诈语、亡国之语、私言切语、语挚情长、淫词秽语、
硬语盘空、伤言扎语、一语成箴、课语讹言、妙语连珠、生花妙语、殊言别语、
淫言狎语、语妙绝伦、笑语指麾、子不语怪、一语成谶、半部论语、眉语目笑、
出处语默、人平不语、语不择人、语不惊人、私情密语、默然无语、儿女子语、
作言造语、虚语高论、语重情深、语带玄机、浮文巧语、喃喃低语、妙语惊人、
流言混语、谗言佞语、

成语:拑口禁语 [qián kǒu jìn yǔ ]
释义:拑:同“钳”,用东西夹住。闭口不言。形容保守秘密不说。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
造句: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语。

成语:窃窃偶语 [qiè qiè ǒu yǔ ]
释义:背地里小声说话。
出处:《金史·唐括辩传》:“每窃窃偶语,不知议何事。”
造句:每窃窃偶语,不知议何事。

成语:俗语常言 [sú yǔ cháng yán ]
释义: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岂不闻俗语常言,酒解愁肠。”
造句:俗语常言,鬼行地中,如鱼行水中;鬼不见地,亦如鱼不见水。

成语:冷言冷语 [lěng yán lěng yǔ]
释义:冷:意含讥讽。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出处:宋·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造句:你这样~的,好朋友都被你得罪了,难道你就一点儿也不后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5
相关成语
不言不语

谗言佞语

低声细语

风言风语

好言好语

好语似珠

尖言尖语

课语讹言

临别赠语

眉语目笑

妙语连珠

喃喃自语

片言只语

半部论语

不可同日而语

恶语伤人

恶语相加

恶语中伤

风言醋语

浮文巧语

语 拼音: yù,yǔ, 笔划: 9
部首: 讠 五笔输入法: ygkg
基本解释:
--------------------------------------------------------------------------------

(语)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Punjabi


(语)

告诉:不以语人。
第2个回答  2010-03-21
欢声笑语
语无伦次
妙语连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21
甜言蜜语,花言巧语,疯言疯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
呵呵。。。
第4个回答  2010-03-21
甜言蜜语,花言巧语,疯言疯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