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的评价不少于200字

如题所述

“巴金是把‘五四’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贯穿在创作始终的,他坚持得最久,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蓝棣之教授说。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曾经做过统计,巴金的《家》是出借率最高的书,可见其受青年读者喜爱的程度。在评价巴金的文学成就时,蓝棣之认为,巴金是典型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思维”是在创作中用人物和情节来思维的,而不是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情节和提纲来写,“他不是把理论上想好的东西化成故事和人物,而是一边挖掘生活一边写作。”   上海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陈思和认为,巴金的早期文字营造了一个“青春的世界”,单纯、朴素、流畅,充满了激情,他善于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和动势强烈的句式造成一种浓烈的审美氛围,极易抓住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而一旦剥离巴金小说里所谓“反封建”的装饰性外表,我们不难发现,巴金早期著作里隐含着反对一切形式的强权压迫,维护个性的绝对自由的内涵,而这些即使在今天也没有真正过时,仍然能感动今天和未来的人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27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
  (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追答

《家》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第2个回答  2014-11-27
巴金的好处在于他的激情,然而,这也正是他的大缺点,他的激情是一种缺乏节制的激情,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尽管巴金的作品比起当时文坛上兴起的“革命文学”要成熟,却仍然脱不了“革命+恋爱”的幼稚公式。他最好的作品不是《家》、《春》、《秋》,而是后期创作的《寒夜》,这也是他最有名的几部作品,但这些作品不但远远无法与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相比,与其他不是那么知名的,如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萧红的《呼兰河传》相比也逊色得多。
第3个回答  2014-11-27
巴金写过什么追问

第4个回答  2014-11-27
1追问

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