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政体与政体

如题所述

1、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通常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结构、产生方式、组织程序、职权范围等。
2、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西方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
3、治制度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由于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公共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方面的制度。
4、“代议”就其词义而言就是“代表商议”、“代表议事”,是指由某一个人代表某一特定的群体,同另一些代表其他群体的人,就彼此共同面临的问题(或事务)进行商议、讨论,必要时共同作出决定,以便他们所代表的群体,能采取相互一致的行动。
5、“代议制度”作为一个特定的术语,是指代议在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中具体运用后形成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又称为“代议制”。
四、
1、当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
(1)君主立宪制
当代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又可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现在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瑞典、卢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现在主要有尼泊尔、科威特、摩洛哥、约旦哈希姆王国等国家仍采用二元君主制。
(2)共和制
共和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元首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经过选举产生,而不是终身任职。
由于在不同的国家中,总统、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同,这种政体又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当代的德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希腊、冰岛、印度、新加坡等国仍然实行议会共和制。实行总统制的国家,除美国之外,还有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尼日利亚、扎伊尔、加蓬、塞内加尔、埃及、博茨瓦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
(3)委员会制
在共和制政体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政权组织形式,这就是瑞士联邦实行的委员会制。
(4)半总统半委员会制
这种制度主要在法国等实行。
2、影响政治制度形成、发展的具体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经济因素。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制度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利益追求,推动人们为此而进行活动,从而产生矛盾、冲突、斗争,最终作用、影响、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要求政治制度予以满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水平,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们需求的广度、深度,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制度的调整、变革。
第三,历史因素。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现在,都是其长期历史形成的结果、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各种观念,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体制的运作和调整。
第四,其它因素包括:民族、国际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宗教等。
3、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稳定性。政治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而且是被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它不是个人或某一社会集团的主观随意的规定。
强制性。国家公共权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仅有法律予以规范,更重要的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任何人都必须服从遵守有暴力作后盾的政治制度。
合法性。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各国权力主体制定的宪法决定的,因此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具有法律依据。
历史性。各国的政治制度都具有历史性,随着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各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具体复杂的。
4、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政党制度,包括选举、政党、代议、行政、司法、监督等。

5、代议制度在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具体运作形态——代议机关上:
第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议行合一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议行分立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第二,由有选举权的人民选举产生。拥有选举权的资格,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规定。但代议机关必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选举的方式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第三,有一定的任期。各国代议机关的任期长短不一,但都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时限,到时就必须重新选举,组成新的代议机关。
第四,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通常在各国宪法中,对于代议机关的名称、地位、组成、产生、任期、权限,以至行使权限的方式,都有明确的具体规定。代议机关自身的运作程序,通常也都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
第五,通过会议行使权力。代议机关拥有的国家权力,是通过它举行的各种会议来行使的。作为参与商议的代表,只能通过会议来行使国家权力。
6、第一,推动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第三,维护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第四,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7、首先,它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最佳形式。其次,它是维护资本统治的最好的工具。第三,它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助推器。

五、1、第一,中国经历了4000多年的君主统治,专制君主制持续了2000多年,直至本世纪初才结束,共和制国家出现的时间还不足100年,民主制度被真正采用更是近几十年的事。
第二,中国是一个长期持续统一的多民族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近700年来,中国未曾出现真正分裂的局面。
第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高度发达,不存在占支配地位的宗教,但儒家学说在人们的观念中有强大的影响和生命力。而西方国家的情况,以欧洲为代表,则全然不同。
3、从当前看,西方国家是以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已较为成熟,代议制民主也有了二三百年的历史,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素质也较高,而在中国,这方面正好相反。
4、从文化背景看,中西文化也存在着差异:西方文明是一以个性自由与解放为基础,个人的自由、平等在价值上高于一切;而中华文明是以个人与社会群众的协调为基础,强调个人对其所属群体、对社会的责任,这必然导致双方在行为准则价值标准上的不同。
2、第一,西方国家议会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第二,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衡。第三,西方国家议员大多是职业政客。第四,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是一种金钱政治。第五,西方国家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
3、第一,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进行国家管理。第二,全国人大是议行合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三,全国人大的代表来自人民。第四,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
4、第一,权力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第三,政党和代议机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
第四,职权方面存在差异
第五,代表和议员方面存在差异

〈中外政治制度〉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
1C 2C 3C 4B 5B6D 7B 8A 9B 10A
二、
1 ×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执行性活动
2、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
3、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一部分积极分子,为了通过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以实现其政治理想而结合成的具有政治纲领、组织章程、组织系统和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团体。
4、 所谓政党制度,就指制度化了的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权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党关系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政党从政的固定化了的模式。
四、
1、第一,环境制约性。大而言之有以下三种:(1)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2)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和制约。(3)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定行政制度的建构和变更,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第二,鲜明阶级性。第三,效力强制性。第四,形式多样性
2、内阁制政府制度特征为:第一,强调议会至上;第二,内阁组成独特;第三,国家元首“虚位”;第四,内阁总揽行政权力;第五,政府对议会负责。
3、总统制政府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第二,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第三,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第四,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第五,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4、半总统制政府制度主要特征是:第一,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第二,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第三,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5、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主要特征是:第一,议会至上;第二,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第三,合议决策
6、国务院制政府制度主要特征是:第一,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
7、第一,凡政党都有着体现其意识形态的政治领域。第二,政党都努力取得国家政权或参与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以实施其纲领和政策,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影响。第三,凡政党都有正式组织章程和依此产生的相应的组织系统和组织机构,并以一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来维系其组织的生存、发展和从事政治斗争。第四、凡政党一般都是由有经验、有权威、有影响力的精英集团来主持,有批骨干作支撑,有相对稳定的党员队伍,并经常地开展活动和斗争。第五,凡政党都产生于近现代社会,都与特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群众相联系,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为其利益的实现服务,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进行政治、经济斗争的工具。
8、目前海内外较为普遍采用的是以执政的政党数目为主要标准,把政党制度统一划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大类。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则只有一党制(如前苏联)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中国是典型)两种。
9、政党制度的功能作用必然要通过政党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而显示出来。首先政党制度为政党在表达和凝聚民意,并使之上升为“公意”和立法,以及监督其实施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和保证。其次,政党制度为政党在动员、组织和指导民众参政活动中发挥功能作用创造了制度上的有利条件。再者,政党制度为政党举荐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提供了规范化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政党制度对协调和缓和社会利益矛盾,增进社会稳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10、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的特征是不同的。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第二,在竞选机制的运行中轮流执政;第三,以间接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第四,政党之间的局部合作和互相倾轧并存;第五,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并有法律规范。
11、中国当代政党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第二,执政党对国家实行全面领导;第三,政党之间团结合作的新型关系;第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
五、1、相同点在于都遵循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都是总统和首相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2、不同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度的形成路径不同;二是组成的方式不同;三是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四是内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五是内阁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不同。
3、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即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使得中国的政府制度明显相异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制度。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性质不同。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政府制度具有人民性质,而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使其政府制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第二,依循原则不同
我国的政府制度是依据“议行合一制”原则而建立和运作的。它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所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原则。
第三,政党制度对政府制度的影响不同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政府制度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根本不同于西方主要国家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各党派之间相互攻击、相互掣肘,政党间接地、有限地控制政府的情形。
第四,目标取向不同
共产党所建立和领导的人民政府,把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取向。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所操纵的政府,则以掌握政权为目的。
4、综合分析比较中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二者的区别为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产阶级两党制或多党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第二,我国各政党之间的根本利益与西方资产阶级各政党间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不同;第三,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的各政党之间的通力合作、互相监督,不存在反对党、在野党的问题。

〈中外政治制度〉作业三参考答案
一、
1D 2B 3C 4A 5C 6A 7B 8C 9A 10B 11C 12D 13B 14B 15B
二、
1 × 2× 3× 4√ 5× 6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
1、司法:即是司法活动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的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
2、司法制度:是在遵循司法独立等有关原则的前提下,对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审判程度、司法行政工作及其他与司法相关的活动进行规定的总称。
3、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方面的某种目的或目标,仰仗一定的权力,通过对社会公共治理中若干事务的内部分工约束或外部民主性参与控制等途径,针对公共权力的资源、主体权责、运作效能等而相对独立地开展的检查、审核、评议、督促活动。
4、在这些活动中,为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的权利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所形成的各种规则、习惯与实施手段,就构成监督制度。
5、选举,是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政治组织,根据其组成人员的意志选拔、推举代表和主要领导人员的行为与方式。
6、选区,又称为选举区,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直接选举产生国家代议机关代表(议员)的基本单位。
7、直接选举,即代表(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是由选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
8、间接选举方式,就是代表(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或选举人的投票选举产生的。也就是说,间接选举是由两级或多级选举完成的,因此有人将其称为多级选举。
9、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是根据参加竞选的政党所得票数在选票总数中所占的份额,按比例分配应得的议席。

四、
1、首先,它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司法制度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就阶级实质而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都是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制度则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任务的工具。
其次,它巩固和发展特定的经济基础。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它必然要为巩固和发展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服务。
再次,它服务于特定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个政治体制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司法体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2、第一,司法公正原则。在西方国家,公平正义是司法活动的总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司法活动的总原则。
第二,司法独立原则。在西方国家,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法院、法官独立地行司法权,法院、法官的审判活动只服从法律,不受外来干涉。中国则根据我国国情,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更为准确。如果从内容比较的角度考察,那么可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三,法律平等原则。法律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简称。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各国相继取得胜利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普遍地规定为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许多国际条约所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和法律原则。总括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各种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广义上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包括立法平等在内的。其次,从狭义上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专指司法平等。
第四,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原则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里亚提出来的。审判公开是原则,但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世界各国对审判公开的范围和程度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里面包括对特定案件公开审理的限制,对特定人员旁听审理的限制和对特定媒体报道审理的限制。
3、监督制度地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第二,监督制度是保证现代国家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和手段。第三,监督制度是防治公共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
4、西方国家议会的监督方式包括了质询、调查、信任表达、弹劾、督察专员几种形式。
5、中国人大的监督方式主要有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重大工作报告,质询,调查,罢免、撤职与撤销几种。
6、其中中国的一般行政监督包括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监督、政府各工作部门之间的监督。
7、关于选举制度的理解
第一,选举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是当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的各项程序、制度的总称,在其单独使用时并不专门确指某项具体制度。
第三,选举制度是由有关选举的一系列原则、程序、方法按法定规范形成的具体制度构成。
8、西方国家选举的主要原则
第一,普遍选举权原则
第二,平等选举权原则
第三,直接选举原则
第四,秘密投票原则
9、中国选区的划分
第一,以地域划分为主,辅之以工作单位划分及界别划分的方式。
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民主决定选民与代表人数的比例,并逐步缩小选民与代表人数的差别。
第三,实行混合选区制。现行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每一选区按选1至3名代表划分。而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都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一个选区,每个选区至少应有代表1人以上。由上可见,我国至今实行的仍是混合选区制。
10、西方国家对选民资格的限制性规定是什么?
第一,变相的财产限制。
第二,居住时间限制。
第三,年龄限制。
第四,教育程度限制。
第五,性别限制。
第六,职业限制。

五、
1、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中西司法制度在内容、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区别,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区别和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个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不同。
第二,组织体系不同。
第三,职责权限不同。
第四,审判模式不同。
第五,人事任免不同。
第六,管理体制和司法人员的待遇不同。
第七,工作制度不同。
第八,政党对司法工作的影响作用不同。
2、中国的人大监督与西方国家的议会监督在理论基础、监督机制和监督目的三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3、目前我国监督权力机制还不完善,在监督实践中尚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急待完善。首先需要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其它国家机关的监督制度。其次,重视和加强监督法制建设。最后,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
4、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1)要加强对选举制度的理论研究,探讨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选举方式和方法。
(2)完善选举法律制度建设。
(3)完善候选人介绍的方法,在选举中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候选人的参选意识和选举人的选举积极性。
(4)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5)要加强对选举的组织与宣传,强化选举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选举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8
国家权力,在现代国家中,分权是主流配置,反映了民主的要求。
国家权力,一般分为元首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
以上权力中,行政权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国民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因此,掌握行政权成为政治集团和政客的争夺焦点。
现实各国生态中,行政权的来源,如果来源于议会及议会党团,则是议会制。
如果来源于民众选举,则是总统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