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四乘组距离上次出舱仅16天,这一次出舱,任务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我国的“神舟十四号”正在执行任务,备受关注。最近,我国的“神舟十四号”已经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成功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成功地执行了所有的任务。在2022年9月1号,我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距离这次出舱时间仅仅有16天,又完成了另一次出舱活动;在2022年96月17号,我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再次圆满成功完成了第二次出舱活动。那么,为什么要在短短的这段时间内完成两次出舱活动呢?

       其实,这两次任务各有不同、各有侧重点。在我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中,完成了不一样的任务,有着非凡意义的任务。

       一方面,在我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中,完成了:1、首次安装问天气闸舱、舱外助力手柄;2、首次进行了舱外救援验证。这些重要的。有对我国航天航空事业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这第二个任务需要一名航天员一边沿着舱壁攀爬,一边将另外的模拟“失去行动能力”的航天员带回舱内。这两个任务,对于我国航天航空事业是一个大进步。

       另一方面,这两次出舱,是为了配合空间站组合体还要进行转位工作。目前的是“一”字形构型出舱,而转位之后空间站将呈“L”型构型出舱,这次会这么频繁进行出舱执行任务,也是为了后续的工作。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为了训练我国的航天员习惯常态化出舱,适应高频度出舱,为了后面可以更好地执行出舱任务,做好宇航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因为在执行出舱任务的时候需要跟地面飞控人员进行配合,所以,多次练习,可以培养更好的默契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8
这一次出差跟之前的任务肯定不一样。测试两次出舱。回来以后的感觉。还有执行不同的任务。
第2个回答  2022-09-18
宇航员每一次出舱的任务都是不一样的,这一次主要在小机械臂上进行活动检查设备。
第3个回答  2022-09-18
这次的出舱对物品的摆放重新设计,争取更方便的获取,对于一些传递动作进行更细致的优化。
第4个回答  2022-09-18


神十四乘组距离上次出舱仅16天,这一次出舱,任务有何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是:

1,重在扩展和提升

据悉,”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后续,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各项既定任务。整个出舱活动预计约七小时".

所以,这就是说,上次的乘员出舱关注的重点是实验舱的附件泵组的安装,以及相机的位置的调整和其他各项任务,而相比较17日的任务,我们可以看出,上次刘洋和指令长,在舱外的任务侧重是实验舱舱外各功能的升级和调整。

2, 重要验证和安全

而9月17日的这次蔡旭哲的出舱,则历时约5个小时,其中包含两项新任务,那就是首次完成舱外助力手柄安装、首次进行舱外救援验证。所以着也就是说,蔡旭哲的任务更多是针对,未来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要知道蔡旭哲在舱外安装的可是舱外助力手柄,而这个手柄可是在未来要作为应急使用装置,装在出舱口环形扶手旁的。而这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的航天员在极端环境下,进舱可是要靠这个手柄的。

而蔡旭哲另一个任务,则是舱外救援验证,模拟应对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时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其间,一名航天员需要沿着舱壁攀爬,将另一名模拟“失去行动能力”的航天员带回舱内。通过这个看似简单过程,进而验证出移动过程中,两名航天员以何种方式连接最合适?主动施救者应该如何去拖拉,才能使被救的航天员不至于磕碰到舱壁?施救的航天员如何抓握扶手最高效可行?

所以,年轻的蔡旭哲,任务很重,干系很大,因为他的验证的航天员舱外自救,关系未来10年,空间站各个舱外,活动的航天员的安全回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