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诗人杜甫苏轼曾几的资料?

搜集诗人杜甫苏轼曾几的资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1
再说中将笛声悠扬动情,逗引得八十多岁的母尼僧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大约没认出中将是何人,放并无顾忌。只是声音颤抖,咳嗽连连地同其闲谈往事。她兴致勃勃地对女儿说:“我们来弹琴应和,那么?就弹七弦琴。月夜琴笛相和情趣无限!侍女们,拿七弦琴来!”中将在帝外推想这是那母尼僧。他想:“这样年老的人活到今天实在不易?她的外孙女先她而去,真是浮生若梦,人世无常啊!”便在笛上用盘涉调吹出一个美妙的乐曲。曲罢说道:“如何?现在清弹七弦琴吧?”妹尼僧本来是个颇爱风流的人,谦虚道:“我的琴怕弹得不入调,你的笛声可是美妙无比呢!”说罢便弹。由于弹七弦琴的人日趋减少,倏然听来,更显得新颖动听。琴笛声与松风隐约应和,惹得那月光也皎活起来。那老尼僧愈加感动,深夜仍毫无倦意,只管坐着听赏。
第2个回答  2022-03-21
宋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1138年),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第3个回答  2022-03-21
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台个人电脑,也许这台电脑用了微软公司所出售的操作系统,某种视窗(Windows)软件。当微软公司在许多年前第一次设计视窗软件时,它申请并得到了政策给予的版权。版权给予微软公司排他性地生产和销售视窗操作系统的权利。因此,如果一个人要想购买视窗软件,他除了给微软决定对这种产品收取的将近100美元之外别无选择。可以说微软在视窗软件市场上有垄断地位。
用第十四章中我们提出的企业行为模型不能正确地描述微软的经营决策。在那一章中,我们分析了竞争市场,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提供基本相同的产品,因此,每一个企业对它得到的价格没有什么影响。与此相比,像微软这样的垄断者没有接近的竞争者,因此,可以影响它的产品的市场价格。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在本章中,我们考察这种市场势力的含义。我们将说明,市场势力改变了企业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竞争企业把其产品的价格作为既定的,并选择供给量,以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与此相比,垄断者收取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这个结果在微软视窗软件的情况下显然是正确的。视窗软件的边际成本——微软把它的程序复印到另一张磁盘上所引起的额外成本——只有几美元。视窗软件的市场价格是其边际成本的许多倍。
第4个回答  2022-03-21
以前有种说法,“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现在因网络的发展,好事坏事都很难隐瞒。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是因时候未到。山东的“拉面哥”火了,“火”到家喻户晓。从某方面分析,这就意味着“拉面哥”的身价将会有所改变,尽管他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诚实憨厚的汉子,但是难免会有好事者趁此机会,把他视为枝繁叶茂的“摇钱树”,很有可能连根拔起。
一。正确之路贵在坚持
最近一段时间,从手机抖音刷屏上,我们不难看出,“拉面哥”的形象与实际年龄(40岁)还是不相匹配的,苍老的容颜,主要是风吹日晒,体力劳作。15年的坚持,价格始终是3元一碗从未动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多亏老少爷们捧场架势,怎么好意思涨钱,再说,真的涨钱了又担心他们喝不起!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略微有点赚头就行。
“拉面哥”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说出的话多实在、多感人!不得不让人佩服、让人“心疼”,那可爱的样子更加让人喜欢同时也会让某些人无地自容。
15年来,我们的国家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上好多物价都是成倍,甚至几倍、几十倍的递增,而“拉面哥”的拉面还是保持原来的味道、原来的价格。这是什么精神,又是什么心态!从而,隐约间也体现出来一个问题,15年作为国家主粮的小麦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据跟踪报道,目前,“拉面哥”的拉面仅能挣3-5毛钱一碗,夫妻俩常年也就挣五六万吧!
一碗拉面3-5毛钱的利润,积累到五六万元,那要卖多少碗拉面啊!
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碗加一块钱,也就意味着一年下来至少要多挣十万。这么简单的账目“拉面哥”肯定会算,可恰恰他没有这样做。
再看看我们内地的某些人的做法吧!——面粉刚刚涨点钱,大馍便高了2毛钱个,面条加了一块钱碗;鸡蛋还没听说涨钱,卖油饼的就率先提高了汤的价格。立竿见影,有意识地哄抬物价,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幸好,“拉面哥”就是及时雨,他的出现,或许能够稳定局面。咱们这里的拉面、板面都卖到8-10元一份了还说不挣钱,竟然有人“抬杠”,“拉面哥”是露天经营,没有房租开支。多么滑稽的狡辩,纯粹“扯裤子盖脸”。
二。诚实守信才是做人之本
“拉面哥”是手艺人也是生意人。一分利吃饱饭十分利饿死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做买卖最宝贵的秘诀。这位老实人肯定很早就已掌握,他的行为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最关键的是,“拉面哥”挣的是良心钱、辛苦钱!难道说,“拉面哥”的拉面加2块钱一碗卖不出去吗?我个人认为那是一样卖,因为5块钱一碗的拉面十有八九是全国最低价;是“拉面哥”智商出了问题?肯定不会!这充分体现了他善良的一面,“拉面哥”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群的缩影,是时代的标兵,生活的楷模,值得人们敬仰、值得人们学习,也值得人们去深思!
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的人,最终结局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一个跟我关系比较要好的朋友,说瞎话是他一贯的作风。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程武,抓紧时间来,我的三轮车毁在王集了,帮我拉一下。”当时能感觉到他说话的情绪有点激动。
我赶忙去开车,当路过他门口时,看到他懒洋洋地从屋里出来,跟才睡醒一样。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家伙刚刚还说车坏了没法子回家来…!”他还装的一本正经不知我在说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晚上,天下着毛毛雨,他又一次地给我打电话说车毁在半路了让我帮忙,我不假思索地挂掉电话,但我心里琢磨,这次或许是真的,可我偏偏说他是在开玩笑。
翌日早晨碰到他时,他好像还有一肚子怨气。他说他自己把车拉家来时,累得俩腿直打软。
我问他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他的解释让人啼笑皆非:“别提了,打谁电话都说我胡扯,我给家属打电话,她出腔让我自己想办法。”
这就是肯说瞎话的报应,但是必须要排除善意谎言。只有诚实守信,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后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像“拉面哥”的人品的确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已被金钱熏晕了头脑,昏昏然没有观点失去立场,掌握不住节拍,把握不好方向。
偶尔清醒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虑一下,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最起码的一点,那已布满褶皱的灵魂,怎么也要想办法去抚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