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笔名的由来?

如题所述

朋友忆路遥:笔名源于一场恋情

从农民到作家笔名缘起“写诗”
已经75岁高龄的曹谷溪,是当年“延川县工农兵文艺创作组”编印的文学小报《山花》的创始人。在他延安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份页面微微泛黄的小报,创刊号上印刷的发行日期是:1972年9月1日。创刊号上的内容并不多:毛主席语录、署名《山花》编委撰写的《见面话》、曹谷溪的散文《桃》,以及署名路遥的诗作《老汉一辈子爱唱歌》。这首诗的头几句写道:
“县里召开‘文创会’,点名道姓要我去。心像小鼓一个劲擂,一晚上闹腾得不瞌睡! 多少回躺下又坐起,心窝里像烧开一锅水??旧社会家贫如水洗,常用那山歌倒苦水。” 现在读起这些诗,抹不掉那个时代的印迹。而路遥的朋友们回忆起与他最初的交往,都是从“写诗”开始的。
诗人闻频如今居住在西安市,他与作家路遥的第一次交集始于1970年的延川县文化馆,正是这一次见面,才有了“路遥”这个后来闻名于文坛的名字。“当时县文化馆的一位文化干事拿来一首诗给我看,那首诗的名字叫《车过南京桥》,作者署名‘缨依红’。”闻频回忆道,随后他见到了这位作者,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灰黑色棉袄,里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腰上系着一根麻绳,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农民的打扮。
第一次见面,闻频建议他应该起一个好记好听的笔名,这位作者思考片刻,用笔将这首《车过南京桥》上的署名划掉,改成了“路遥”。后来闻频才知道,“缨依红”这个名字,是青年路遥为了纪念自己刚经历过的一场恋情。
《平凡的世界》筹备了三年
在路遥的朋友们对他的追忆中,“读书”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关键词。
1970年的一天,21岁的路遥站在延川县黄河岸边,他一手搭在曹谷溪的肩上,一手握着一本书。黄土高原上刺目的阳光让两个人有些睁不开眼,但这两个年轻人却同时无邪地笑着。这张照片也是路遥生前最为喜欢的一张,1992年,当路遥身患重病之时,曹谷溪将这张照片放大后,送到他的病塌前,定格的笑容伴随路遥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爱读书,走到哪里都拿着书。”路遥的大学同学张子刚回忆说:“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都是路遥喜爱的作家。他在大学宿舍的床头,经常放着《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这些名著。”
“在中国作家里,路遥读得最多的是柳青的《创业史》,我见到他读过《创业史》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本翻烂了就换一本接着读。”闻频回忆道。
1980年,正是路遥的创作力即将爆发的前夕,这时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已经接到了用稿通知,小说《人生》也在创作酝酿阶段。这一年他在一封给曹谷溪的信中写
道:“我总希望你努力,争取做出一点事业出来。除过该交的朋友,少交往,少结识,埋头读点书,写点东西,归根结底,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还不是吃好、穿好、逛好,而应该以辉煌的成绩留在历史上为荣。”
路遥用这样的话告诫朋友,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为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进行准备,他用了一整年时间翻阅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延安报》和《榆林报》,笔记做了几十本。
“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为作家,路遥是幸福的。他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广大读者群中持续产生着巨大影响力,这在中国文坛十分罕见。《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认为,在中国只要有奋斗者,就会有喜爱路遥的读者,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边界。
但路遥自己的人生却难以用“幸福”二字来形容。幼时家庭贫困,父亲将他过继给了伯父,而“改变命运、活出名堂”则从青年时代起就贯穿着路遥的一生,这也使他在婚姻、文学之路等等重大的选择中,面临着许多在他的生命世界里不想为而现实世界里不得不为的两难矛盾。
在曹谷溪看来,“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幼时的饥饿就没有作品《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文革的经历就没有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少平与少安兄弟,这些人物身上都看得到作家和他家人的影子。” 路遥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正如作家贾平凹所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0

路遥

当时县文化馆的一位文化干事拿来一首诗给诗人闻频看,那首诗的名字叫《车过南京桥》,那时路遥的笔名还叫“缨依红”。

那是路遥为了纪念自己刚经历的一场恋爱而起的笔名。

后来第一次见面闻频就建议他应该起一个好记好听的笔名。

路遥思考片刻,就用笔将这首《车过南京桥》上的署名划掉了,改成了“路遥”。

后来听说,是路遥想到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后,才给自己取名为“路遥”。

从此,王卫国成为文学青年路遥。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第2个回答  2018-02-03
朋友忆路遥:笔名源于一场恋情

从农民到作家笔名缘起“写诗”
已经75岁高龄的曹谷溪,是当年“延川县工农兵文艺创作组”编印的文学小报《山花》的创始人。在他延安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份页面微微泛黄的小报,创刊号上印刷的发行日期是:1972年9月1日。创刊号上的内容并不多:毛主席语录、署名《山花》编委撰写的《见面话》、曹谷溪的散文《桃》,以及署名路遥的诗作《老汉一辈子爱唱歌》。这首诗的头几句写道:
“县里召开‘文创会’,点名道姓要我去。心像小鼓一个劲擂,一晚上闹腾得不瞌睡! 多少回躺下又坐起,心窝里像烧开一锅水??旧社会家贫如水洗,常用那山歌倒苦水。” 现在读起这些诗,抹不掉那个时代的印迹。而路遥的朋友们回忆起与他最初的交往,都是从“写诗”开始的。
诗人闻频如今居住在西安市,他与作家路遥的第一次交集始于1970年的延川县文化馆,正是这一次见面,才有了“路遥”这个后来闻名于文坛的名字。“当时县文化馆的一位文化干事拿来一首诗给我看,那首诗的名字叫《车过南京桥》,作者署名‘缨依红’。”闻频回忆道,随后他见到了这位作者,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灰黑色棉袄,里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腰上系着一根麻绳,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农民的打扮。
第一次见面,闻频建议他应该起一个好记好听的笔名,这位作者思考片刻,用笔将这首《车过南京桥》上的署名划掉,改成了“路遥”。后来闻频才知道,“缨依红”这个名字,是青年路遥为了纪念自己刚经历过的一场恋情。
《平凡的世界》筹备了三年
在路遥的朋友们对他的追忆中,“读书”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关键词。
1970年的一天,21岁的路遥站在延川县黄河岸边,他一手搭在曹谷溪的肩上,一手握着一本书。黄土高原上刺目的阳光让两个人有些睁不开眼,但这两个年轻人却同时无邪地笑着。这张照片也是路遥生前最为喜欢的一张,1992年,当路遥身患重病之时,曹谷溪将这张照片放大后,送到他的病塌前,定格的笑容伴随路遥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爱读书,走到哪里都拿着书。”路遥的大学同学张子刚回忆说:“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都是路遥喜爱的作家。他在大学宿舍的床头,经常放着《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这些名著。”
“在中国作家里,路遥读得最多的是柳青的《创业史》,我见到他读过《创业史》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本翻烂了就换一本接着读。”闻频回忆道。
1980年,正是路遥的创作力即将爆发的前夕,这时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已经接到了用稿通知,小说《人生》也在创作酝酿阶段。这一年他在一封给曹谷溪的信中写
道:“我总希望你努力,争取做出一点事业出来。除过该交的朋友,少交往,少结识,埋头读点书,写点东西,归根结底,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还不是吃好、穿好、逛好,而应该以辉煌的成绩留在历史上为荣。”
路遥用这样的话告诫朋友,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为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进行准备,他用了一整年时间翻阅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延安报》和《榆林报》,笔记做了几十本。
“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为作家,路遥是幸福的。他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广大读者群中持续产生着巨大影响力,这在中国文坛十分罕见。《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认为,在中国只要有奋斗者,就会有喜爱路遥的读者,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边界。
但路遥自己的人生却难以用“幸福”二字来形容。幼时家庭贫困,父亲将他过继给了伯父,而“改变命运、活出名堂”则从青年时代起就贯穿着路遥的一生,这也使他在婚姻、文学之路等等重大的选择中,面临着许多在他的生命世界里不想为而现实世界里不得不为的两难矛盾。
在曹谷溪看来,“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幼时的饥饿就没有作品《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文革的经历就没有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少平与少安兄弟,这些人物身上都看得到作家和他家人的影子。” 路遥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正如作家贾平凹所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