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王都做过哪些事,被称为是开启战国时代的周天子?

如题所述

战国 (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前475年,丙寅,周元王仁元年,赵襄子元年。

十一月,越出兵包围吴国。冬,公子庆忌建议吴王夫差更改吴国的政令,并说如果不做出改变,吴国一定会灭亡,吴王不听。当时越即将伐吴,庆忌打算为国除佞臣,反被吴人杀害。

前474年,丁卯,周元王二年,晋出公元年。五月,越王勾践派使者到鲁国,开始和中原各国交往。前473年,戊辰,周元王三年。

十一月,越王勾践伐吴,打败吴军。吴王夫差求和,被勾践拒绝,吴被越所灭。勾践让夫差到甬东(今浙江舟山)颐养天年,夫差辞谢后自杀。范蠡离越,先至齐,后又到陶,靠经商致富,号称陶朱公。越王勾践听信谗言,杀死大夫文种。越王勾践北上和齐、晋在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会盟,向周王室朝贡,被封为侯伯,称霸诸侯。前472年,己巳,周元王四年。

六月,晋知瑶领兵攻齐,齐派军抵御,双方战于犁丘(今山东禹城、济阳之间),齐军大败,大夫颜庚被擒。前471年,庚午,周元王五年。

四月,晋联合鲁伐齐,攻取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晋送牛慰劳鲁军。

前470年,辛未,周元王六年。

五月,卫大夫作乱,驱逐卫出公。卫出公逃到宋国,派人到越国请兵平乱。

前469年,壬申,周元王七年。

五月,鲁、越、宋三国派兵助卫出公返国,卫国大开城门,卫出公不敢入。冬,周元王死,其子介继位,是为周贞定王。

春秋,在消耗了中原大国们上百年的国力后,渐渐进入势均力敌和互为擎制的新常态。南方也出现了短暂强大的吴国和越国。周元王时期,越国勾践侵灭吴国,北进中原,在齐鲁大地上与齐、晋、鲁、宋等国会盟,想要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1

事实上,周天子是建立了军队的,而且不止一支,而是两支军队,这两支军队一度非常强大。

周天子

在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周天子都掌握着两支可能是当时的天下最强悍的部队,西六师和殷八师。这两只部队的兴衰和西周的国运休戚相关。


其中,西六师的驻地在周的发祥地——关中平原,并很可能在伐纣之前已经完成了编制,成为武王伐纣的主要力量,在《逸周书·世俘》中有:


“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至,告以馘俘……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唶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亳俘。……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百谓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

在本段中,在武王成功攻克沫(朝歌)之后,又命令太公望、吕他、侯来、百唶、陈本、百谓六人各率军攻击殷地方国,这六人可能就率领了一师,合计六师。

战国

而在武王殁后,成王即位,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又东征奄、嬴等殷商与国。可能正是这次国家危机让周公旦及周天子对感受到了在广大的关东国土建立军事力量的急迫性。至少在康王世,一支新的军队建立起来,这支军队由8个师组成,称八师,由于驻地在东土,所以可成为“东八师”,或者根据其主要的军事驻地——殷商故土而成为“殷八师”。


在康王时代,殷八师已经开始活跃:

战国


小臣逨簋

【虘又】东夷大反。白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卫视又一月。遣自X师征东夷。伐海眉。于厥复归才牧师。白懋父承王令。易师率征自五颙贝。小臣逨蔑历。众易贝。用乍宝尊彝。——小臣逨簋

在小臣逨簋中提到,某年十一月,东夷反叛,伯懋父率领殷八师征伐东夷,兵锋直指海边(鲁北),胜利回师之后驻军牧师,赏赐功臣。


在本器中已经明确提到东征主力位殷八师。而战斗的指挥者伯懋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康伯王孙牟。另外,此器中提到的牧师,正是牧野,也就是武王克商之战的主战场,看来在殷八师建立之后,位于今天河南淇县和浚县的牧野依然是重要的军事据点。

第2个回答  2021-01-23

周王室到了战国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周王室虽这么孱弱,但是在最后时刻,它居然组织六国,准备和强大的秦国大战一盘。周王室咋会又这么牛起来了呢?

话说战国末期,周天子为了让各诸侯拱卫周王室,不断地将土地分封给他们。后来,周国的土地越来越少,到周宣王的时候,巴掌大的周国,还分裂成“东周国”和“西周国”,所以到周郝王继位时,只剩下成周一座孤城了。

(战国七雄)

其实早在周显王的时候,战国七雄就纷纷称王了,人家国富民强,而寒碜的周天子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没拿他当回事。社会在进步,周国却一直不能与时俱进,所以,就连史书说到周天子时,也是一句“无事可记”,一笔带过。

说起来都是泪,自从周国分裂后,周天子便由东周国和西周国轮流供养,结果到了周郝王继位的时候,东周国表示不负责周郝王的生活费。周郝王顿时傻了眼,只好对西周国说,你管我吃喝,我把成周赏赐给你。

身为天子的周郝王这下真的上无片瓦下无片土,完完全全成了西周国的食客。不过,就算混成这样,居然还有诸侯想到了他。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时军事和经济最强国。秦国南征北战,攻占了韩、赵、魏、楚等许多诸侯国的地盘,这些诸侯国联合起来准备抗秦,结果都耍心眼子,喊口号的多,出力的少,最终当然没成事。

(周郝王)

楚国从中总结了问题所在,认为是这几个诸侯国谁也不服谁的管。所以,必须找个能号令大家的人,来组织抗秦大业。楚国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周郝王,好歹周郝王是根正苗红的周天子,以他的名义联合大家抗秦,大家应该心服口服了。

楚国找到周郝王,希望他能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志成城,对抗秦国。周郝王正担心秦国要是灭掉了西周国,自己这挂牌天子就连饭票都没有了,所以他听了楚国的建议,表示一定承担起做天子的责任。

周郝王在西周国做了半天思想工作,好歹才凑齐五千多兵力,就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西周国和东周国加起来才三万人不到。周郝王想着楚国不是说了六国联合,一起血戮秦国嘛,所以他并没因为兵少打退堂鼓,反而积极筹备这件事情。

问题是,就算集合了五千兵力,还没有武器呀。周郝王脑洞大开,进行融资。他对老百姓说,等打败秦国后,就会连本带利还给他们,利息开得异乎寻常地高。周国的百姓心里一盘算,这比存钱划算多了,于是大家踊跃出资。很快,周郝王就解决了武器问题。

(不战而返的周军)

到了约定的时间,周郝王带着五千人马意气风发地向约定的地点进发了。可是到了地方一看,傻眼了,只有楚国和燕国派了点人马来,加起来也就一万多人,这点人马,对抗财大气粗的秦国,显然是以卵击石,于是只好再等等,谁知苦等了三个月,另外四国连个人影也不见。楚国和燕国见此也悄悄撤军了,周郝王一看还打个毛啊,只好又带着五千人马,灰溜溜地回到了西周国。

老百姓听说周郝王回来了,于是成群结队地来到宫门外,要求周郝王还钱,不光要还本金,还要支付许诺的利息。周郝王哪有钱还?天天听着宫外喧哗一片,只好成天躲在宫后的高台上,任凭老百姓喊破喉咙也不肯下来。

找周郝王的人除了老百姓,还有秦国。

秦国听说周郝王居然想联合六国讨伐他,立刻率兵攻打西周王城。那些天天上门要债的老百姓,一见秦军来攻,吓得债也不要了,四处逃命去了。

周郝王呢,自知秦国不会轻易饶过自己,吓得也想和老百姓一起逃,还是西周公冷静,他拉住周郝王说:“秦国强大,各诸侯国已无力与他抗衡,迟早天下都是秦国的,与其东奔西逃,不如趁早投降,也许还能体面一点。”周郝王六神无主,听了西周公的话,大哭一场,带着宗庙祭祀的器物,归顺了秦国,自此,周天子绝了。

第3个回答  2021-01-25
全面推行了分封制。现在看来这是落后的一种管理方式,但在当时可算是先进的了,那么多土地中央政府管理不了,分封出去了既省事也维持了帝国的版图,何乐而不为啊!但这种制度也形成了将来形成的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弱干强枝地方诸侯挑战中央的局面,为周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第4个回答  2021-01-25
刚好碰上越王勾践灭掉吴王成为一方霸主,此时呈现三家分晋的局面,周元王审时度势,承认了韩赵魏三家的独立地位,联合他们一起对抗秦国,开启战国时代模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