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古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物生平

    生逢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不久,家乡发生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次年写下《琵琶行》。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主要作品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人物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人物经历

    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时任乌程县县令,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李绅是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锜幕府。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李锜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809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819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820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833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838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840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846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赠太尉,谥文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7
一、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白话释义:懒懒地走向沙头去喝两瓶致醉,叫你来小窗同赏明月。夕阳吹角最关情。忙着日苦多空闲的日子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人中没有伴害怕群行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出处:浣溪沙
二、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闲忙俱过日,忙校不如闲。
白话释义:奔跑朝行内,游息山林别墅之间。多因病后退,年轻和健康时返回。白发鬓霜侵,苍黄太阳下山。闲忙一起过日子,忙校不如闲。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出处:闲忙
三、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白话释义:白苎新袍入嫩凉。准备来年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第二年这一天青云离开,却笑人间举子忙
朝代:宋
作者:辛弃疾
出处: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四、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白话释义: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朝代:宋代
作者:孔平仲
出处:禾熟
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白话释义: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出处:春中田园作
第2个回答  2020-08-0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