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难道当年中国水上的技术还比不上日本?

唐朝时期日本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到中国来的:

1、日本派遣遣唐使,财力负担很重。

2、时间周期较长,从任命使臣到出发,需准备两三年,包括造船,筹办礼品、衣粮、药物、薪俸、留学生和留学僧在唐费用等等。

3、路线风险很大,采取南岛路和南路时,不能掌握季风规律,海上惊涛骇浪,随时会把船裂为两截。几乎往返途中总有船只遇难,只有一次来去平安。采取北路时,遣唐使平均约七年半一次,以后由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

鉴真的六次东渡日本:

1、第一次:被诬告和海盗勾结,被捕入狱,东渡宣告夭折。

2、第二次:港出海,便遇风浪沉船,东渡宣告失败。

3、第三次:信众挽留鉴真,诬告日本僧人,东渡宣告夭折。

4、第四次:欲从福建出发,鉴真的弟子担心他的安危,请求官府阻拦,东渡宣告夭折。

5、第五次:海上遭遇强风,偏航,东渡宣告失败。

6、第六次:搭遣唐使船,四艘船仅有一艘到达日本,东渡宣告成功。

扩展资料: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已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

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鉴真东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一、日本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到中国来的
(1)遣唐使沿革
  日本的“遣唐使”的历史,其实起源于“遣隋使”。公元607年,当时的日本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同时派遣大批留学生和僧人渡海到中国学习,开始了日本“遣隋”学习的历史。日本进入奈良时代,正是中国盛唐时期。公元631年,日本舒明天皇沿用前朝的做法,第一次派出了一支由学问僧和留学生组成的“遣唐使”船队。到公元894年,2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总共向中国派遣了20次遣唐使。
(2)遣唐使准备
  那时日本还处于相当落后的时代,为了组织一次到中国的“遣唐使”活动,国家需要用3年的时间来筹备财力:打造4艘当时算“超级”的遣唐船,和筹划一支船员队伍。为了征集船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个当时属于很优惠的政策,那就是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税。
(3)遣唐使成功率
  当年派往中国的遣唐使船队,一般为4艘,但是,最终能够成功到达中国的,往往只有一艘。当时的遣唐船其实很小,长33.6米,宽9.2米,但是每一艘遣唐船配置的船工有130人,加上一些遣唐使和政府官员、留学人员等,总共有150余人。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终能侥幸抵达中国的,可能只有150余人,其余的都成了这些成功者的“殉葬品”。

二、鉴真东渡不顺利的原因
(1)鉴真简介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2)鉴真东渡波折
  第一次(742年):被诬告与海盗勾结,被捕入狱,东渡夭折。
  第二次(744年):港出海,便遇风浪沉船,东渡失败。
  第三次:信众挽留鉴真,诬告日本僧人,东渡夭折。
  第四次:欲从福建出发,其弟子担心他的安危,求官府阻拦,东渡夭折。
  第五次:遇强风,偏航,东渡失败。
  第六次:搭遣唐使船,四艘船仅有一艘到达日本,东渡成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时从海路往返中日,成功率极低。即便日本是倾举国之力,以船队规避风险,也是如此。更何况鉴真是偷渡,出航时往往是单船,海上风浪因素和人为阻挠因素各半,所以更为艰难。
第2个回答  2010-04-04
唐朝法律规定,国人未经政府批准私人不得擅自离国,鉴真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是他们那个团队起了内讧,也就是在决定和鉴真一起东渡的众僧人中,道航和高丽僧如海发生了争执,那高丽僧人向淮南采访使班景倩告密说:他们造船入海,与海贼连,又有五百‘海贼’会进城来。荣睿、普照等四名日本僧人同道航一道被捕,受到软禁,没收所造之船,鉴真第一次东渡的计划付之东流。

不久,荣睿、普照获释,他们又伺机找鉴真,邀其赴日,鉴真用80贯铜钱买到一艘军船,雇佣18名水手,她率弟子十多人、画师、工匠近百人,满载佛像、佛经、药品、干粮等在743年12月从扬州启程,但出海不久他们的渡船不幸被巨浪打坏,鉴真等一行人在荒岛上呆了数昼夜,被救回陆地,第二次东渡失败了。

744年,鉴真在各地传授戒律的同时,又连续进行了第三、四次赴日东渡的筹资,均未能成功。

748年,鉴真六十周岁,日僧荣睿、普照从栖身的安徽同安郡再次抵达扬州崇福寺,鉴真抱着‘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越海赴日’的夙志议定第五次东渡的准备。六月下旬,他们从扬州秘密出发,十月十六日船行在大海上,不料在舟山附近又遇到了飓风狂狼,‘风急浪峻,水黑如墨’,在暴风雨的袭击下,人们呕吐不止,穿上淡水用光,只能吞含生米,喝海水度日。船上人们腹痛难熬。最后传顺水南漂十四天后靠岸,抵达海南岛南部振州(今崖县),这第五次东渡又失败了。

753年阴历11月15日晚,鉴真在弟子仁干等人的大力协助下,率弟子二十多人,乘坐上日本遣唐使团副使大伴古麻吕所乘的第二船,经冲绳、种子岛、屋久岛,成功地抵达日本九州南部的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西南),日本孝谦女皇所派使节早已在这里等候迎接。12月26日鉴真一行在九州总督府所在地——大宰府(今日本福冈东南)停歇。

另外,鉴真和玄奘确实都是非法出境。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船前后不下48艘,而沉没海底的在12艘以上,按这个比例鉴真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会被鲨鱼吃掉^_^

唐代人们对涉外婚姻是很开放的,允许唐人与外国人通婚,日本留学生和唐朝女子结婚不是个别现象,甚至也有日本来唐的学问僧娶中国女子的记载。

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做大使的藤原清河【来华时间:752年(孝谦女皇天平胜宝四年润三月) 回日时间:753年12月(孝谦女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六年正月、四月)】,在几次回程途中均遇大风浪等自然恶劣天气终不能成行,762年8月经朝廷决议,遣唐使团解散,藤原清河也因厌倦孝谦女帝统治时期贵族之间不断地政治斗争而毅然决然的留在了中国,而且还娶妻生子,763年,藤原清河与中国妻子的女儿——喜娘出生了。藤原清河去世八年之后的778年,15岁的喜娘随着第十一次遣唐使回到了日本,虽然航行的第三天入夜时分就遇到了大风浪,而且在这次海难中遇难了63人,其中日本人为38人,唐朝使节25人,但喜娘却奇迹般地得救了。在日本,喜娘受到了父亲家族藤原氏的热情款待,779年(宝龟十年)5月17日,日本的天皇和贵族在皇宫中举行正式的欢迎会,喜娘也应邀参加了,此后过来8天,5月25号又举行了盛大的道别宴会,5月27日喜娘一行离开日本,踏上了回国之路。

学问僧弁正与中国姑娘结婚,并在留下了朝庆、朝元两个儿子。朝庆随父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弟弟朝元则回到日本,并担任遣唐使的判官职务。当朝元随遣唐使来唐时,唐玄宗还接见了他。

日本派出的人员也有娶中国女子的,当时的一些留学生在中国娶妻生子后,也有把妻子孩子带回国的,但这些中国女子的命运差别却很大,比如,日本留学生高内弓,他带着妻儿在763年(天平宝字七年)遣渤海使船回国,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大使板振镰束认为风浪不止是因为船上有‘异方妇女’所致,便下令把随船的留唐学生高内弓的中国妻子高氏、女孩儿、乳女扔进海里。

而留唐学生大春日净带领着中国妻子李自然回到了日本后,各方面都很顺利,而且在792年(延历十一年)李自然同日本丈夫一样被授予了从五位下官位。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像阿倍仲麻吕来唐时的随从雨粟吉麻吕,他与中国女子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这两人长大后去了日本为官;藤原贞敏在长安拜刘二郎为师学弹琵琶,刘二郎颇为赞赏,赠他紫琵琶两个、曲谱数十卷,并将心爱的女儿(也是一位琴、筝能手)嫁给他。

当然,也有一些唐朝的平民和官员留日不归的,比如袁晋卿,虽是一般平民,而且不过十七、八岁,但因‘善文选、尔雅音’,被日本天皇授予大学音博士,此后几经升迁做到了从五位上;沈惟岳是唐朝时候的一个小吏,作为送客使去的日本,因唐朝‘安史之乱’而留在了日本不回并做了日官,授从五位下;皇甫东朝也是归化日本者,他最擅长音乐,天平神户二年(766),唐人皇甫东朝、皇甫升女合奏“唐乐”令天皇沉醉,即授其二人从官阶五位下,第二年又任命为雅乐员外助,此人对日本唐乐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第3个回答  2010-03-24
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34580.htm

第4个回答  2010-03-24
日本人当时来中国也容易,死的人也不少。不过鉴真这样好几次失败的...只能说这位大师太倒霉了,而且他那是私人去,而日本人当时大多数是国家统一的派遣,所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