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是意境。
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中国画科,与人物、花鸟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对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同时也是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
“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意境”。历代的文人、画家也从不同角度、立场、美学观念对“意境”一词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典型的论述有:古代有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以“可游”“可居”为最高境界;
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郭熙还提出了他著名的“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1]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山水的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远”也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清代笪重光的“实景”“真景”“神景”意境论等。
总之,“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