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晨日出的天空颜色比日落时候偏蓝?

为什么清晨日出的天空颜色比日落时候偏蓝?

这是由于空气对太阳光散射造成的。
太阳光是广谱的,包含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它的能量集中于以黄色光为中心的可见光.可见光又可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这些不同颜色的光线合在一起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了白色的视觉.所以太阳光的本色是白色。空气对穿过它的光线有散射作用,通过空气的光线会有一部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而离开了原来的光束,且光的波长越短(波长短的光对应于偏蓝的光,波长长的光对应于偏红的光)散射作用越大。太阳光穿过空气时偏蓝的光散射的多,偏红的光散射的少。这就是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同时,这也是日出或日落时太阳为红色或橙黄色的原因.
有人会问,紫光的波长比蓝光的波长更短,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紫的?虽然说光的波长越短,被散射的越多。但是被散射的光线里还是各种波长的都有,就是说散射的光线里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这些光线综合在一起,在我们的眼中形成了天蓝色的视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日出时分或者日落的时候,天空会变得更蓝,这是因为太阳光的光线散射造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原理,其实就是三棱镜折射光线形成七彩光的原理。
具体来说,就是以下情况……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不同,于是就会出现各种奇妙的光学效果。
正因为如此,早晨和傍晚时太阳光的偏转角度更大,散射效果更显著,于是天空就变得更蓝了。
至于为什么早晨的天空会比晚上更蓝,其实是因为云彩的原因。
晚上气温相对比较低,天空中云彩相对比较少(天气变化阴天下雨的情况除外),于是早晨的天空就显得更加通透,于是蓝色光线的散射效果更显著,天空就显得更蓝了。
而白天气温高,水汽蒸发更多天空中的云彩也就更多。
到了傍晚时分,落日的光线照射到云彩上,就会形成美丽的晚霞。……这时候红色系的光线会更加显眼,于是天空就显得没有早晨那么蓝了……
第2个回答  2021-11-21
为什么清晨日出的天空颜色比日落时候偏蓝?
1、天空(大气)的颜色是由大气散射的光所决定的,大气对于太阳可见光的散射主要是氧气和氮气分子造成的瑞利散射(又称分子散射,散射粒子的粒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d<<λ),瑞利散射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的波被散射地越强,所以可见光中的蓝光(实际上是紫光不过人眼对紫光不如蓝光敏感)散射最强烈,天空呈现蔚蓝色。
2.
日出日落的时候太阳高度角很低,大气路径增长(就是太阳光要穿过的大气变多了),蓝光在抵达地表之前就被散射殆尽,绿光也被大量散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散射最少,穿透多,能够大量抵达地表,再混合上极少剩余的绿光,就呈现为红橙光,所以太阳附近的天空呈现红橙色。
而远离太阳的天空之所以依然保持蓝色,是因为穿透那片天空(大气)的可见光的路径(直线)并不会经过人眼,红光透射到更远处的地表或者宇宙,只有蓝光被散射改变了传播路径才得以被人眼看到,和正常情况下天空蔚蓝色成色原理一样。
不同于大气分子造成的瑞利散射,云雾主要是水滴造成的各向同性散射(散射粒子粒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d>>λ,几乎均匀地散射所有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波,所以云雾正常情况下看起来是白色),并且云雾所处的海拔相对较低,它们散射的是太阳方向可见光穿透大气后主要剩余的红橙光,因而也呈现红橙色。
第3个回答  2021-11-21
这是由于空气对太阳光散射造成的。
太阳光是广谱的,包含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它的能量集中于以黄色光为中心的可见光.可见光又可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这些不同颜色的光线合在一起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了白色的视觉.所以太阳光的本色是白色。
第4个回答  2021-11-21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受灰尘和水蒸气的影响。经过一天的日照以及人类的活动,大气中水汽和尘埃在傍晚时浓度比较高。而晚间温度相对低一些且人类活动大幅减少,所以到了清晨大气中水汽和尘埃的浓度是相对最低的时刻,天空会显得更透彻。而可见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赤橙光等波长较长,透射率相对青蓝光也更强,所以尘埃等微粒对这些颜色的光的阻挡率相对低一些,所以傍晚天空更偏红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