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曹文轩,1954年1月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四十余种,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扩展资料:

曹文轩的创作特点: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读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曹文轩的作品意蕴丰厚,在美学上有多种追求及在表现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里,他的儿童小说是写的。

读曹文轩的小说,读者不会时时感到说书人的存在。这儿也有叙述者,但不总是横亘在故事和读者之间,而是努力把读者带到现场,向读者描绘而非讲解,读者也不只是“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感受。

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即在于作者使用的是标准的书面语言,是只属于作者自己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内容上、美学上的特点都通过这种语言表现出来。曹文轩首先是从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而非抽象化的儿童的接受能力来选择他作品的词汇及整个语言表现的。

他的作品从词汇处就是很书面化、文人化的。曹文轩小说首先选择那些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情感色彩较强的词,还有特别的组词方法。还有就是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使词义向形象情感的方向偏转,变实用化为非实用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曹文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1

曹文轩:当代知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曹文轩是新时期以来最出色的少年小说作家之一。30余年来,曹文轩但凡推出新作,几乎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曹文轩的创作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种走向,创作的终极目标是追随永恒。他的创作强调内在的艺术张力,尤其注重情感的力量、善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1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扩展资料:

写作特色

曹文轩的作品意蕴丰厚,在美学上有多种追求及在表现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里,他的儿童小说是写的。读曹文轩的小说,读者不会时时感到说书人的存在。

这儿也有叙述者,但不总是横亘在故事和读者之间,而是努力把读者带到现场,向读者描绘而非讲解,读者也不只是“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感受。

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即在于作者使用的是标准的书面语言,是只属于作者自己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内容上、美学上的特点都通过这种语言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文轩

第3个回答  2020-03-28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曹文轩,1954年1月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四十余种,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扩展资料:

曹文轩的创作特点: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读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曹文轩的作品意蕴丰厚,在美学上有多种追求及在表现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里,他的儿童小说是写的。

读曹文轩的小说,读者不会时时感到说书人的存在。这儿也有叙述者,但不总是横亘在故事和读者之间,而是努力把读者带到现场,向读者描绘而非讲解,读者也不只是“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感受。

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即在于作者使用的是标准的书面语言,是只属于作者自己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内容上、美学上的特点都通过这种语言表现出来。曹文轩首先是从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而非抽象化的儿童的接受能力来选择他作品的词汇及整个语言表现的。

他的作品从词汇处就是很书面化、文人化的。曹文轩小说首先选择那些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情感色彩较强的词,还有特别的组词方法。还有就是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使词义向形象情感的方向偏转,变实用化为非实用化。
第4个回答  2020-07-31
曹文轩,1954年1月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四十余种,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