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考研之路有着怎样的故事?

如题所述

我的考研之路应该是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但是真正的开始还是大四的上半年。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调剂的,专业不是很好,所以就一直想着研究生的专业换一个。但是经历过的人都会发现,考研真的需要坚持和自律的,不能总是听别人说。

刚进大学的时候,学哥学姐们都告诉我,现在准备考研太早了,现在就先打好基础就行了,大三下班年开始准备也来得及呀,可以到了大三有很多学业,而且学生会面临着换届和工作交接,可以说有太多的事情了,一直都觉着时间还长着呢,到了大四的上半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找工作和考研还要做个选择,我当时可能没有平衡好关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完完全全的扎下心来,可以最后没能考好,然后又考了一年才过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学哥学姐们都告诉我,现在准备考研太早了,现在就先打好基础就行了,大三下班年开始准备也来得及呀,可以到了大三有很多学业,而且学生会面临着换届和工作交接,可以说有太多的事情了,一直都觉着时间还长着呢,到了大四的上半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找工作和考研还要做个选择,我当时可能没有平衡好关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完完全全的扎下心来,可以最后没能考好,然后又考了一年才过的。


总结一下第一年没过的原因哈:

1、没有服从调剂。

因为大学就是调剂的,我不是很满意,所以考研的时候不接受调剂,但是如果我接受调剂的话,我可能就是提前一年上研究生了。

对于你考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调剂呢?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为了一个文凭,而且分数不高刚过国家线,对于地区和学校没有要求的话,对于考研再战也没有足够的信心,选择调剂最优。

相反,如果自己基础好,因为客观原因发挥失常,并且有充足的考研复习时间,距离录取分数差不多的话可以继续再战,毕竟用一年的时间或许可以改变命运。 如果坚定要再战,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考研再战甚至三战也是值得的。但是你一定要作好思想准备。

2、复习时间没有把控好。

第一年的时候,我就一直觉得自己还有时间,最后发现时间不多了,着急已经来不及了,我现在说一下我第二年的时间规划吧,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希望你能够用的上。

政治:

我是9月底到10月中旬,过完一轮基础,重点章节题目。12月10号之前,我主要是刷冲刺题+初步背诵大题知识点+继续刷1000题(或此前自己做的题)错题、查漏补缺、巩固复习;大约考前半个月,我主要是背诵分析题。

英语:

我的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主要靠的就是反复记忆;到11月份开始背一些模板金句,每周练习写一写作文,反正我当时是背了大约有20左右套的模板吧。

数学:

9月底之前,我主要是基础复习,比较慢;到了10月后开始刷历年真题,我的第一轮是系统刷题,第二轮主要是整理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把常考的、同类的题型进行整理。11月中下旬,我主要是做模拟题,掐点练习。

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有人给我介绍一个报考学校的学姐,经常跟她沟通,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她说了一下,她也会给我很好的知道,所以复习还是很有方向的,我觉得很好。

计划是完美的,在执行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打乱计划,那只有自己不断去克服,然后不断调整,逐步做到按计划执行。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学习时间更没办法要求一模一样。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我相信你的考研之路虽然会有崎岖,但是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5

我的考研之路故事——相信自己,结局总是美好的。

距离我收到考研拟录取通知已经过大半年了。收拾好紧张而兴奋的心情,终于能够坦然地坐下来,慢慢回味过去看似漫长却转眼即逝的考研岁月。回顾考研这一路,虽有艰辛,但细细回味之后,其实考研这一路真的有太多记忆,美好的事情不曾遗弃我。

1、我来和大家讲讲我坚持考研的事

我是一名刚完成考研任务的大四学生,早在大一下学期,我就做出了考研的决定。在那个学期,我挂了大学时期的第一次科,当时我就认为保研与我彻底无缘,就下定了要考研的决心,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对考研了解甚少,道不出考研的理由。总之,那时候想考研,带有很大的从众心理。

直到大三的下学期,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大学三年中,自己真的是一事无成,成绩一般不说,奖学金、科研项目、竞赛等荣誉更与我无关,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我渐渐感到自己大学三年里掌握的知识还不能满足工作上的一些需求,个人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心中的理想。我不甘心,不甘心浑浑噩噩地读完本科四年就出来闯荡社会,我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于是,我想利用考研,这个继高考之后的又一重大转折点,为自己再拼一把。

“考哪里?”这是决定考研后浮现在脑海的第一个问题。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高考的一大区别是前者需要先填报志愿再参加考试,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不同,对应的复习方向和侧重点也会不同。

我的本科起点还算比较高,985本科院校,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也较高,想往更高水平的高校去冲,追寻更大的舞台。况且,我的本科专业相对比较冷门,考研对应专业的高校也比较少,选择的余地相对也较小。综合各方面因素,权衡之下,最终决定考同济大学的地球物理学专业。这个专业对英语和总分的要求较高,而且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我并没有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毕竟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抛开一切客观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我足够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对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但事与愿违,当你以为一切都准备就绪,现实总有各种困难来阻挠你。

2、我来分享一下考研时我有些彷徨的事

我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是在2月底。当时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我遇到了掌成好课,并且有幸报名跟着掌成的老师一起学习。大三下是个忙碌的学期,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兼顾着复习。好不容易等到学期末考完试,可以全心全意复习的时候,已是七月的中旬,此时考研的课程以落下一大截,而数学还没开始系统地学习。看到考研群里同学和老师正热烈地讨论着问题,我的心里一个劲儿地发慌:“我必须把落下的课程补回来!”

趁着暑假的时间,好不容易补回来一部分课程,而大四学期开始了,紧接着是一系列的实习任务和实践课程。我白天外出实习,晚上复习考研,而考研的课程则越来越密集,我越发地力不从心,越发地质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行,甚至一度有过放弃今年的想法。但是一想到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学长,他们一直对我的教导和鼓励,我一放弃怎么对得起他们对我的期望,怎么对得起一路走来的自己,想象着爸爸妈妈在电话那头担心的眼神,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自己怎能这么不争气啊!

很庆幸的是我最终选择了坚持。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学长、还有掌成的老师们,他们总是在我动摇的时候鼓励我,安慰我,如果没有他们,最后的这段路我肯定会走的步履维艰。

3、下面说一下我考研复习期间的事情吧。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利用了自己能利用的一切时间来进行学习。为了节省出时间来进行复习,我不惜压缩自己的睡觉时间;为了复习,我减少了自己的洗澡次数为了复习,我不惜一次一次地翘课。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复习,虽然艰辛,但我很庆幸我能完整地走完这段路。

十二月份,距离考试还剩二十多天。虽说没准备得多完美,但至少没有留下知识盲点,只是不断地重复和巩固,将做过的题目翻出来重新再做,感到疑惑时立刻在书本中寻找相关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考试。我心里出乎意料的平静,安心睡觉,大口吃饭,貌似已经知道结局了,更加的平常心。把最后一门专业课考完,交完卷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4、接下来再说一下我考研上岸的事情吧。

“所有的努力总算没白费!”这是查完成绩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分数虽说没有多高(379分),但起码跟自己预期的差不多,这无疑是自备考以来感到最欣慰的事。

初试没考砸,我也顺利地收到复试通知。但此时我却丝毫也不敢放松,我的初试成绩排进入复试的9人中的第6位(收7个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被淘汰。在准备复试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断地翻看专业课的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某个知识点。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复试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困难,除了一门外语需要笔试外,更多的是考验个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运筹帷幄,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和锻炼。

复试当天,虽然分外紧张,但随着复试的进行,我会忘了我是在考试,而是在和老师们讨论问题,当我回答不出来问题时,老师也会非常和善地为我解答,而不至于尴尬。为此我也非常感谢复试的老师们,因为他们我才能正常发挥。

出复试结果的那一天,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平复,然后是难以言表的喜悦。我成功保住了第6的位置,我上岸了!是啊,每一个考研人,他尝遍的辛酸苦辣,他付出的所有努力,到最后得到回报的那一天,期间的痛苦和快乐,只有他才能真正体会。

回想起走过的几个月,其实只要认真走过备研的每一天,有过努力的付出,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亲情和友情的关爱,学会在乏味的坚持中变得坚强,从单纯的自我开始理解责任的重要,考研的确会让一个人变得成熟。从最初抱着梦想到后来为了考研而考研,再到坦然对待,我终于明白了考研教给我最大的道理就是:无论是做什么,只要认真地去走,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最后我想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句:不忘初心,相信自己,努力付出, 如我考研辅导老师所说:“The end is always good!”中文意思是“结局总是美好的”。

以上是我分享的考研之路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